top of page

調胃承氣湯:清熱瀉下,和胃通便的經典方劑

  • 作家相片: Hongji Medical
    Hongji Medical
  • 2月19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調胃承氣湯出自中國古代醫學經典《傷寒雜病論》,這部書由東漢末年的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撰寫,是中醫學的重要典籍之一。調胃承氣湯在這本書中被詳細記載,並被後世醫家廣泛應用。


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方劑解釋


調胃承氣湯由三味藥物組成,分別是甘草、大黃和芒硝。根據中醫的「君臣佐使」理論,這三味藥物可以分為以下幾組:

  • 君藥:大黃大黃是方中的主藥,具有通便瀉熱、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功效。它能攻下胃腸積滯,清除體內熱毒,使熱邪從大便排出。大黃的苦寒性質使其在方中起到主要作用,能夠有效地清除體內的熱邪和積滯。

  • 臣藥:芒硝芒硝具有潤腸通便、清熱涼血、消癥散結的作用。它能軟化燥屎,協助大黃清除腸道內的燥熱積結。芒硝的鹹寒性質使其能夠潤下,與大黃相須為用,增強瀉下的效果。

  • 佐使藥:甘草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補中益氣的作用。在方中,甘草能夠緩解大黃和芒硝的峻下之性,防止其過於攻伐而傷正氣,同時也能夠調和胃氣,保護脾胃。甘草的甘平性質使其能夠中和大黃和芒硝的寒涼之性,保護胃氣。


調胃承氣湯病機


調胃承氣湯主要用於治療陽明腑實證,這是由於體內的熱邪過於嚴重,導致胃腸道積熱,津液受損,從而引起一系列症狀。陽明腑實證的典型表現包括大便秘結、腹脹滿痛、潮熱、譫語、口乾舌燥等。這些症狀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熱邪在體內積聚,導致胃腸道的氣機不通暢,進而形成裡熱、實熱的現象。


在這種情況下,體內的熱邪需要通過瀉下的方法來排出。調胃承氣湯中的大黃和芒硝具有通便瀉熱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清除腸道內的燥熱積結。大黃的苦寒性質使其能夠攻下胃腸積滯,清除體內熱毒,而芒硝的鹹寒性質則能夠潤腸通便,軟化燥屎,協助大黃清除腸道內的燥熱積結。兩者相須為用,增強了瀉下的效果。


然而,單純的瀉下可能會對正氣造成損傷,因此需要加入甘草來調和藥性。甘草的甘平性質能夠緩和大黃和芒硝的峻下之性,防止其過於攻伐而傷正氣,同時也能夠調和胃氣,保護脾胃。這樣一來,調胃承氣湯不僅能夠有效地清熱瀉下,還能夠保護胃氣,使瀉下之力變得和緩,避免峻猛傷正。


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1. 陽明腑實,胃腸積熱:表現為大便秘結、腹脹滿痛、潮熱、譫語、口乾舌燥、苔黃燥或焦黃燥裂、脈沉實或滑數等。

  2. 發汗不解,蒸蒸發熱:如《本草易讀》所言:「調胃承氣湯,炙草,大黃,芒硝,治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

  3. 胃氣不和:如《傷寒雜病論(宋本)》所載:「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4. 陽證發狂、煩躁、面赤、脈實:如《衛生寶鑒》所言:「陽證/發狂。煩躁。面赤。脈實。治用調胃承氣湯。」

  5. 熱結在下,發斑、口齒、咽痛:根據經典記載,調胃承氣湯主治熱結在下,發斑、口齒、咽痛等症狀。

  6. 煩而悸,煩實:如《類證治裁》所言:「煩而悸為熱,調胃承氣湯。」、「〔煩實〕,調胃承氣湯」

  7. 中消:如《類證治裁》指出:「〔中消〕,調胃承氣湯,見二卷汗。」

  8. 齒衄不止,大便秘:如《類證治裁》提到:「甚則衄不止,大便秘,調胃承氣湯」。

  9. 便秘:如《類證治裁》:「〔便秘〕,調胃承氣湯,大黃,芒硝,炙草」。

  10. 陽明胃實,汗出頭額:如《類證治裁》:「陽明胃實,亦汗出頭額,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功效


調胃承氣湯的主要功效是清熱瀉下,特別適用於體內熱邪過重、胃腸道積熱的情況。當體內的熱邪積聚在胃腸道時,會導致大便秘結、腹脹滿痛、潮熱、譫語等症狀。調胃承氣湯中的大黃和芒硝具有通便瀉熱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清除腸道內的燥熱積結,使熱邪從大便排出,從而緩解這些症狀。


除了清熱瀉下,調胃承氣湯還具有和胃氣的功效。方中的甘草能夠調和諸藥,緩和大黃和芒硝的峻下之性,防止其過於攻伐而傷正氣。同時,甘草也能夠調和胃氣,保護脾胃,使瀉下之力變得和緩,避免峻猛傷正。這樣一來,調胃承氣湯不僅能夠有效地清熱瀉下,還能夠保護胃氣,使瀉下之力變得和緩,避免峻猛傷正。


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的主要功效可以歸納為:

  1. 緩下熱結:通過大黃和芒硝的協同作用,達到清熱瀉下、蕩滌胃腸積熱的目的。

  2. 和胃氣:甘草的加入能夠調和藥性,保護胃氣,使瀉下之力變得和緩,避免峻猛傷正。


調胃承氣湯現代應用


現代醫學中,調胃承氣湯被廣泛應用於治療便秘、急性胃炎、腸道積熱等症狀。例如,日本的漢方藥「ツムラ 調胃承気湯 エキス顆粒」就是基於《傷寒論》中的處方製作的,主要用於治療體力較好者的便秘、腹痛、腹部膨滿感等症狀。通過清熱瀉下和和胃氣的作用,調胃承氣湯能夠有效地改善這些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農本方 - 調胃承氣湯
立即購買

此外,調胃承氣湯在一些現代疾病的治療中也顯示出潛力。例如,研究表明它可能對代謝綜合徵、肥胖和高血壓等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這些研究為調胃承氣湯的現代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並拓寬了它的使用範圍。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應用,調胃承氣湯在中醫和現代醫學中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


注意事項


使用調胃承氣湯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禁忌症:顏色不佳、腹部軟弱無力者應避免使用。

  2. 使用方法:多數情況下為頓服,即一次性服用。

  3. 調整用量:古代用量需根據現代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避免過量使用。


結語


調胃承氣湯作為中醫經典方劑,具有清熱瀉下、和胃氣的功效,適用於多種胃腸積熱、便秘等症狀。在現代醫學中,調胃承氣湯的應用範圍廣泛,但使用時需注意禁忌症和用量調整,以確保安全有效。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中醫知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