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承氣湯(桃核承氣湯):破血下瘀,清熱瀉下的經典方劑
- Hongji Medical
- 2月7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5月14日
桃仁承氣湯(桃核承氣湯)出自《傷寒論》,是由張仲景所創制的一首活血化瘀的復方。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下焦蓄血證,症見小腹疼痛拒按、大便色黑、小便自利、至夜發熱、甚則譫語如狂、脈沉實等。
後世醫家在張仲景的基礎上,對本方進行了加減變化,廣泛應用於臨床各科,治療多種急、慢性疾病,均取得了較好的療效。本文將結合相關文獻和個人臨證治驗,對桃仁承氣湯進行詳細介紹。

桃仁承氣湯(桃核承氣湯)方劑
君藥:桃仁(桃核)
桃仁具有通降破血、祛瘀潤燥、通便的作用。其主要功效在於活血化瘀,是本方的主藥。
臣藥:大黃、芒硝
大黃苦寒沉降,具有峻下實熱、瀉下通便、行瘀破積的作用。
芒硝咸寒軟堅,能夠增強清熱消瘀的功效。
佐藥:桂枝
桂枝味辛,能夠行氣血,溫通經脈,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瘀血消散。
桂枝性溫,能夠溫通心陽,調和營衛,防止大黃、芒硝的苦寒傷胃。
桂枝還具有降逆之功,能夠防止瘀血上沖。
使藥:甘草
甘草能夠緩和大黃、芒硝的峻下之性,顧護胃氣,防止苦寒瀉下而傷正。
五味藥物相配,嚴謹精當,共同起著破血下瘀的功效。

桃仁承氣湯(桃核承氣湯)病機
桃核承氣湯的病機主要在於邪在太陽不解,隨經入腑化熱,與血相搏結於下焦,形成蓄血證。瘀熱互結於下焦少腹部位,導致少腹急結,疼痛拒按。病在血分,與氣分無涉,膀胱氣化未受影響,故小便自利。
至夜發熱,心主血脈而藏神,瘀熱上擾,心神不寧,故煩躁譫語,如狂。脈沉實而澀,是血瘀的典型脈象。產後惡露不下,瘀血阻滯胞宮,跌打損傷,瘀血停滯,外傷導致的局部瘀血腫痛,均屬於本方的治療範疇。
總之,桃核承氣湯的病機在於瘀熱互結,治當破血下瘀,以祛除下焦之蓄血。方中以桃仁為君藥,活血化瘀,大黃、芒硝為臣藥,攻下熱結,消癥解毒,桂枝為佐藥,溫通經脈,促進氣血運行,甘草為使藥,緩和大黃、芒硝的峻下之性,顧護胃氣。五藥相配,共同起著破血下瘀的功效。
桃仁承氣湯病機具體表現:
少腹急結:下腹部拘急、疼痛、有硬塊感。
經閉、痛經:血瘀導致的月經不通或痛經。
其人如狂:瘀熱互結,上擾心神,出現煩躁不安,甚至發狂等精神症狀。
小便自利:雖然以蓄血為主,但也有可能影響到小便的排出。
脈沉實而澀:血瘀的典型脈象。
產後惡露不下:產後瘀血阻滯胞宮。
跌打損傷,瘀血停滯:外傷導致的局部瘀血腫痛。
㿗疝:寒疝氣痛,或伴有瘀血。
桃仁承氣湯(桃核承氣湯)功效
大黃與芒硝的配伍:大黃與芒硝的配伍能夠攻下熱結,軟堅散結,增強祛瘀效果。大黃瀉下作用強,但對於大便燥結之結塊效果不佳,需配伍兼具瀉下及溶解作用的芒硝。
針對「少腹急結」:多篇古文強調「少腹急結」是桃核承氣湯的主證,說明本方的藥效主要集中在下焦,針對瘀血結聚的部位。
桃仁承氣湯的主要功效在於破血下瘀,兼以清熱瀉下。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祛瘀為主:方中桃仁活血化瘀為君藥,針對病機核心「瘀血」。大黃、芒硝攻下熱結,消癥解毒,協助桃仁祛除瘀血,二者共為臣藥。
溫通為輔:桂枝溫通經脈,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瘀血消散,是為佐藥。同時,桂枝也能溫陽化氣,對於兼有寒凝的病症尤為重要。
調和藥性:甘草調和諸藥,緩解大黃、芒硝的峻下之性,並能益氣緩急,防止攻伐太過。
桃仁承氣湯(桃核承氣湯)現代應用
桃仁承氣湯在現代臨床中,常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急性盆腔炎
胎盤滯留
附件炎
腸梗阻
子宮內膜異位症
這些疾病均屬於瘀熱互結下焦者,通過使用桃仁承氣湯,能夠有效祛除瘀血,緩解症狀。
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由於本方具有破血下瘀的作用,孕婦禁用,以免引起流產或其他不良反應。
表證未解者,當先解表:如果患者有外感症狀,必須先解表,待表證解除後再使用本方。
辨證準確:臨床應用中,應當辨證準確,尤其要抓住「少腹急結」這一核心病機,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
結語
桃仁承氣湯是治療下焦蓄血的經典方劑,以破血下瘀為主,兼以清熱瀉下。其藥物組成精當,配伍巧妙,通過活血、攻下、溫通、調和等多重作用,達到祛除瘀血、消癥散結的治療目的。在臨床應用中,應當辨證準確,尤其要抓住「少腹急結」這一核心病機,才能取得良好的療效。注意事項及副作用方面,孕婦禁用,表證未解者當先解表,以確保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