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黃:瀉熱通便,逐瘀止血,攻積導滯

  • 作家相片: Hongji Medical
    Hongji Medical
  • 6月12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大黃,別名將軍、黃良、錦紋大黃等,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 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 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Regel 或藥用大黃 Rheum officinale Baill. 的乾燥根及根莖。以其瀉熱通便、逐瘀止血的峻猛之功,在中醫臨床上佔有重要地位。


大黃作為一味歷史悠久的中藥,早在古代醫學典籍中就有詳細的記載。《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下品,記載其「主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名醫別錄》則進一步描述其「療實熱積滯,大便秘結,腹痛拒按,裏急後重,口舌生瘡」。


歷代醫家對大黃的瀉下作用推崇備至,認為其是治療實熱便秘、積滯內停等病症的要藥。

  • 《本草綱目》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大黃的形態、產地、採收、炮製和功效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他指出,大黃「生於西番及隴西,今陝西、四川亦有之。其葉如葵,其根黃色,而多紋如錦,故名錦紋大黃」。並強調其「其性峻利,能蕩滌腸胃,推陳致新,故古人以之為將軍,有蕩平之功」。

  • 《藥性賦》 中也有「大黃推陳致新,善攻積滯」的記載,簡明扼要地概括了其主要功效。


大黃
大黃

大黃的藥材特性:苦寒沉降,歸脾胃大腸肝經


性味歸經: 大黃味苦,性寒。歸脾、胃、大腸、肝經。

產地與採收: 主產於中國西北、西南地區,如四川、青海、甘肅等地。秋季採挖,除去泥沙,切除莖葉及細根,曬乾或烘乾。


性狀鑒別: 大黃呈圓柱形、圓錐形、或不規則塊狀,長3~17cm,直徑3~10cm。表面黃棕色至棕褐色,較粗糙,有明顯的縱皺紋、橫向皮孔及鬚根痕。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黃棕色或紅棕色,可見放射狀紋理。氣清香特異,味苦、微澀。


炮製方法: 生用、酒炙、熟用、或炒炭用。生用瀉下力強,多用於實熱便秘;酒炙可減輕其苦寒之性,並能引藥上行,多用於清上焦熱;熟用可緩和其瀉下力,多用於調和脾胃;炒炭用可止血,多用於出血證。


大黃
大黃

大黃的臨床應用:瀉熱導滯,適用多種實證


大黃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實熱便秘: 症見大便秘結,腹脹腹痛,口乾口臭,小便短赤,常伴有身熱、煩躁等症狀。

  • 積滯內停: 症見脘腹脹滿,疼痛拒按,噁心嘔吐,大便酸臭,常伴有食慾不振、舌苔厚膩等症狀。

  • 濕熱瀉痢: 症見腹痛腹瀉,瀉下急迫,糞便黃稠,肛門灼熱,常伴有身熱、口渴等症狀。

  • 熱毒瘡瘍: 用於治療各種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如疔瘡、癤腫、丹毒等。

  • 瘀血證: 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阻滯等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

  • 上消化道出血: 在辨證的指導下,炒炭大黃可用於治療上消化道出血。


大黃
大黃

大黃的功效:瀉熱通便,逐瘀止血


大黃的主要功效為:

  • 瀉熱通便: 其所含的大黃素、大黃酚等成分,具有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的作用,能有效緩解實熱便秘。

  • 逐瘀止血: 生大黃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炒炭大黃則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能治療各種出血證。

  • 清熱解毒: 能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 利濕退黃: 可用于湿热蕴结引起的黄疸。

  • 降压、降脂: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大黄具有一定的降压、降脂作用。


農本方 - 大黃
立即購買

大黃的搭配方劑: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在臨床應用中,大黃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搭配方劑:

  • 承氣湯類方: 如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等,具有峻下熱結、蕩滌腸胃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實熱便秘、腸癰等病症。方中大黃與芒硝、厚樸、枳實等藥同用,能增強瀉下導滯的作用。

  • 瀉心湯類方: 如大黃黃連瀉心湯、附子瀉心湯等,具有瀉熱解毒、清降胃火的功效,適用於治療濕熱內蘊、胃火上炎等病症。方中大黃與黃連、黃芩等藥同用,能增強清熱解毒的作用。

  • 桃核承氣湯: 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活血祛瘀,泻热通便。用于瘀热互结所致的下焦蓄血证。


農本方 - 大承氣湯
立即購買

類似功效中藥的比較:芒硝、番瀉葉、蘆薈


與大黃具有類似瀉下作用的中藥還有芒硝、番瀉葉、蘆薈等。它們之間既有相似之處,又各有特點。

  • 芒硝: 具有瀉熱通便、潤燥軟堅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實熱便秘、腸燥便結等病症。其瀉下力較大黃更強,但易傷正氣。

  • 番瀉葉: 具有瀉熱導滯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實熱便秘、食積不化等病症。其瀉下作用較為緩和,但長期服用易產生依賴性。

  • 蘆薈: 具有清熱解毒、瀉下通便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實熱便秘、瘡瘍腫毒等病症。其瀉下作用較為溫和,但孕婦禁用。


大黃性寒,瀉下力峻猛,適用於實熱便秘、積滯內停等實證;芒硝性寒,瀉下力強,適用於腸燥便結等病症;番瀉葉瀉下作用緩和,適用於食積不化等病症;蘆薈清熱解毒、瀉下通便,適用於實熱便秘、瘡瘍腫毒等病症。


農本方 - 大黃牡丹皮湯
立即購買

現代應用與研究:藥理作用,拓展應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大黃含有大黃素、大黃酚、大黃酸等成分,具有以下藥理作用:

  • 瀉下作用: 大黃素、大黃酚等成分能刺激腸道蠕動,增加腸道水分,促進排便。

  • 抗菌作用: 對多種細菌和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抗炎作用: 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炎症引起的腫脹、疼痛等症狀。

  • 抗腫瘤作用: 有研究表明,大黃提取物對某些腫瘤細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降血脂作用: 能降低血脂,對高脂血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現代應用:

  • 消化系統疾病: 大黃在治療便秘、腸梗阻、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統疾病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應用。

  • 皮膚科疾病: 在治療痤瘡、濕疹、皮炎等皮膚科疾病方面,大黃也常被應用。

  • 腫瘤治療: 有研究表明,大黃提取物在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潛力。


現代應用舉例:

  • 大黃灌腸: 臨床常用於治療腸梗阻、手術後腸麻痺等疾病,能促進腸道蠕動,排除腸內容物。

  • 大黃外敷: 可用於治療燒傷、燙傷、丹毒等皮膚疾病,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大黃製劑: 市面上有多種大黃製劑,如大黃蘇打片、大黃清胃丸等,用於治療便秘、消化不良等疾病。


農本方 - 大黃
立即購買

注意事項

  • 孕婦禁用: 具有瀉下作用,易導致流產,孕婦禁用。

  • 哺乳期婦女慎用: 大黃中的成分可通過乳汁分泌,可能引起嬰兒腹瀉,哺乳期婦女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因其性寒,易傷脾胃,故脾胃虛弱、大便溏稀者不宜使用。

  • 月經期婦女慎用: 具有活血作用,可能導致月經量增加,月經期婦女慎用。


大黃作為一味傳統中藥,以其瀉熱通便、逐瘀止血的峻猛之功,在治療多種疾病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自古以來,它就被醫家視為「將軍」,用於蕩滌腸胃、攻積導滯。隨著現代醫學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大黃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雖然大黃具有顯著的療效,但由於其藥性峻猛,使用時需謹慎。應嚴格掌握適應症,辨證施治,並注意用量和用法。對於體質虛弱者、孕婦、哺乳期婦女等特殊人群,應慎用或禁用。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中醫知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