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經絡奧秘(一):解鎖健康與平衡的關鍵
- Hongji Medical

- 3月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3月2日
我們身體內部有一個神秘網絡——經絡。這些無形的通道不僅連接著我們的器官和組織,還在我們的健康和平衡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通過深入了解經絡的運行機制,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預防疾病,提升生活質量。讓我們一起踏上這段探索經絡奧秘的旅程,解鎖健康與平衡的關鍵。
經絡:足少陽膽經 (11:00pm-1:00am)
屬於陽經,運行時間是11:00pm-1:00am。
膽經有病的人通常在這個時候特別嚴重,許多人在這段時間內無法入睡。

巡行路線:
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
其支者別目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出頁(目眶下),下加頰車,下項,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
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髀樧,即環跳穴)中。
以下循髀陽(大腿外),出膝外廉,下外輔骨(腓骨)之前,直下抵絕骨(懸鐘)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趾次趾之間。

異常症狀:
口苦,經常嘆氣,心口和兩側肋骨疼痛,不能隨意轉動身體,甚至臉色看起來有些灰暗,皮膚乾燥沒有光澤,腳背外側發熱,這些症狀屬於陽厥。
頭痛、下巴痛、眼角疼痛、脖子一側腫痛,腋下腫脹、淋巴結腫大,出汗發冷,瘧疾,胸部、肋骨、大腿、膝蓋外側到小腿、腳踝前以及各關節都疼痛,小指和無名指無法正常活動。
辨證方法:
巡行路線與聯繫臟器:
影響相關的臟腑或是器官,如小趾次小趾痛,腳外側痛,腳踝痛,小腿大腿外側痛,坐骨神經痛,臀部痛,下腰痛,肩頸痛,偏頭痛,耳痛。
主要影響臟腑的病候:
主要影響臟腑是膽,異常會有消化系統的問題,如食慾減退,腹脹等。
相互影響的經絡與臟腑病候:
與肝經互為表裡,膽異常也會有肝經的病變。

治療方案:
按摩膽經,敲膽經運動。
針灸,如針刺足臨泣穴。
經絡:足厥陰肝經 (1:00am-3:00am)
屬於陰經,運行時間是1:00am-3:00am。
肝經有病的人通常會在深夜的時候發病,如夜間咳嗽特別嚴重。

巡行路線:
起於大趾叢毛之際,上循足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
循陰股、入毛中、過陰器、少腹,挾胃、屬肝、絡膽。
上貫膈,布脅肋,循喉之後、上入頏顙(鼻咽部)。
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
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異常症狀:
腰痛得無法彎腰或挺直,男性可能會出現疝氣,女性可能會有下腹腫脹,嚴重的情況下還會有喉嚨乾、臉色灰暗、胸部脹滿、嘔吐、腹瀉、疝氣、尿失禁或排尿困難等症狀。
辨證方法:
巡行路線與聯繫臟器:
影響相關的臟腑或是器官,如大腳趾痛,腳內側痛,小腿大腿內側痛,陰部痛,下腹痛,胸痛,脅肋痛,腰痛。
主要影響臟腑的病候:
主要影響臟腑是肝臟,異常會有全身的疏泄問題,如胸痛,肋痛,乳房疾病等。
相互影響的經絡與臟腑病候:
與膽經互為表裡,肝經異常也會有膽經的病變。

治療方案:
針灸,如針刺足三里,太衝穴。

經絡:手太陰肺經 (3:00am-5:00am)
屬於陰經,運行時間是3:00am-5:00am。
肺經有病的人通常會在早上清晨的時候顯現出來,如咳嗽氣喘特別劇烈。

巡行路線:
起於中焦(脾氣散精上歸於肺),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
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上臂)內,行少陰、心主之前。
下肘中,循臂內上骨(橈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少商)。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商陽)。
異常症狀:
肺部脹滿,感覺呼吸困難,咳嗽不止,鎖骨處疼痛,嚴重時會雙手交叉放在頭後。這是一種手臂厥逆的症狀。
咳嗽,呼吸急促,口渴,心煩,胸部脹滿,上臂內側前緣疼痛,手掌發熱。
如果氣過於旺盛,會導致肩背疼痛,容易受風寒,出汗,小便頻繁且量少。
如果氣不足,會感到肩背寒冷疼痛,呼吸短促,尿液顏色改變。
辨證方法:
巡行路線與聯繫臟器:
影響相關的臟腑或是器官,如大拇指痛,下臂上臂外側痛,缺盆痛,胸痛。
主要影響臟腑的病候:
主要影響臟腑是肺臟,異常會有呼吸系統的問題,如咳嗽,氣喘等。
相互影響的經絡與臟腑病候:
與大腸經互為表裡,肺經異常也會有大腸的病變。

治療方案:
針灸,如針刺魚際穴。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人體內部聯絡、運輸和傳導的系統。十二經脈是這個系統的主體,又稱為「正經」,包括手三陰經(肺、心包、心)、手三陽經(大腸、三焦、小腸)、足三陽經(胃、膽、膀胱)和足三陰經(脾、肝、腎)。
十二經脈在體表左右對稱,分布於頭面、軀幹和四肢。與五臟對應的經脈稱為陰經,分布於四肢內側和胸腹;與六腑對應的經脈稱為陽經,分布於四肢外側和頭面、軀幹。在四肢,陽經的位置依次為陽明在前,少陽在中,太陽在後;陰經的位置依次為太陰在前,厥陰在中,少陰在後(特例是足三陰經在足內踝上8寸以下為厥陰在前,太陰在中)。
希望這個系列的文章能夠幫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關注自己的身體,及時發現和解決健康問題。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更是一種身心的平衡和和諧。讓我們一起繼續探索和學習,共同追求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