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散:中醫治療濕滯脾胃的經典方劑
- Hongji Medical 
- 1月16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平胃散,又名Stomach-Calming Powder,是一種源自中醫的經典方劑,最早見於北宋王袞的《博濟方》,後被收錄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濕滯脾胃證,具有燥濕運脾、行氣和胃的功效。由於其在治療胃腸疾病方面的顯著效果,平胃散在台灣和香港等地區非常受歡迎,並且在Google Trend上始終是熱門中藥。

平胃散方劑組成
平胃散的主要成分包括:
- 蒼朮:去黑皮,搗為粗末,炒黃色,四兩(120g) 
- 厚朴: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三兩(90g) 
- 陳橘皮:洗令淨,焙乾,二兩(60g) 
- 炙甘草:黃,一兩(30g) 
使用方法為將上述藥材共為細末,每服4~6g,薑棗煎湯送下;或作湯劑,水煎服。

平胃散功效與主治
平胃散的主要功效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燥濕運脾和行氣和胃。簡單來說,這個方劑的作用就是去除體內的濕氣,幫助脾胃更好地運作,同時理順氣機,讓胃部更舒適。
適用症狀
平胃散專門用來治療一種叫做「濕滯脾胃證」的病症。這種病症的表現有很多,包括:
- 脘腹脹滿:感覺肚子脹脹的,不舒服。 
- 不思飲食:沒有胃口,不想吃東西。 
- 口淡無味:嘴巴裡沒有味道,吃什麼都不香。 
- 噁心嘔吐:感覺想吐,有時真的會吐出來。 
- 噯氣吞酸:打嗝的時候有酸味,甚至有酸水反上來。 
- 肢體沉重:感覺四肢沉重,不想動。 
- 怠惰嗜臥:整天想睡覺,懶洋洋的。 
- 常多自利:經常拉肚子。 
- 舌苔白膩而厚:舌頭上有一層厚厚的白色舌苔。 
- 脈緩:脈搏跳得比較慢。 

病機分析
要理解平胃散的作用,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濕滯脾胃證」。簡單來說,這是一種因為體內濕氣太重,影響了脾胃的功能。
脾在五行中屬土,喜歡乾燥而不喜歡濕氣。當濕氣過重時,脾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導致消化不良、肚子脹、不想吃東西等問題。濕氣還會阻礙氣機的運行,讓人感覺肚子脹、四肢沉重,甚至整天想睡覺。
濕氣重的時候,胃也會受到影響,導致噁心、嘔吐、打嗝等症狀。此外,濕氣還會影響腸道的功能,導致腹瀉。
變化與發展
「平胃散」的目標並不僅僅是治療胃病,而是去除體內的濕氣,同時疏通經絡、理氣。
可以將平胃散想像成體內的除濕機。胃病只是當體內濕氣重時,比較常見的一種症狀而已。當濕氣重時,如果阻塞在頭部,就會產生頭部疾病;如果阻塞在胸部,就會出現心、肺疾病;如果阻塞在下腹部,就會出現腎、膀胱疾病。濕氣往下走,會造成腳部、膝蓋、腳踝、腳跟等部位的疼痛,甚至引發關節炎。
平胃散這個方劑有很多種變化型,後人依照此基礎,將「平胃散」與「小柴胡湯」合用,稱為「柴平湯」。又有將「平胃散」與「五苓散」合用,稱為「胃苓湯」。
後人又有各種「加味」平胃散,例如加「神曲、麥芽」,「人參、茯苓」,「香附、砂仁」,「木香、烏藥」、「黃連、黃芩」等。不論哪一種配伍,基本精神都是改善體內的「脾濕」,脾胃平和,升降自然有序,所以稱為「平胃散」。

治療原理
平胃散的主要作用就是去除體內的濕氣,幫助脾胃恢復正常的功能。具體來說,它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達到治療效果:
- 燥濕:去除體內的濕氣,讓脾不再被濕氣困住。 
- 運脾:幫助脾恢復正常的運化功能,讓消化系統正常運作。 
- 行氣:理順氣機,讓氣在體內順暢運行,減少肚子脹、打嗝等症狀。 
- 和胃:讓胃的功能恢復正常,減少噁心、嘔吐等症狀。 
可以把脾胃想像成一個廚房,濕氣就像是廚房裡的積水。當積水太多時,廚房的工作就會受到影響,做飯的速度會變慢,甚至會出現各種問題。
平胃散就像是一個清理積水的工具,把積水清理掉,讓廚房恢復正常運作。這樣,廚房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做飯也更順利了。
平胃散現代應用
在現代醫學中,平胃散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主要用於治療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辨證屬濕滯脾胃者。現代研究發現,平胃散能夠促進胃腸運動,改善胃排空和小腸推進功能,從而有效緩解消化不良和胃腸脹氣等症狀。
此外,平胃散還被用於治療濕疹、脂肪肝、汗皰疹、細菌性食物中毒、痢疾、慢性腎衰竭、胃潰瘍等多種疾病。
研究表明,平胃散具有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能夠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從而對多種皮膚病和消化系統疾病產生積極的治療效果。
平胃散的現代應用還包括對病毒性肝炎、膽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腸炎、腸梗阻、閉經、經前期緊張綜合徵、子宮頸炎、百日咳、小兒厭食症、嬰幼兒腹瀉等多種疾病的治療。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平胃散能夠保護腸道屏障功能,修復濕困脾胃證模型大鼠的腸道損傷,從而有效預防和治療腸道疾病。此外,平胃散還通過調控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途徑,防治濕阻中焦證的病變,增強胃腸AQP的表達,調節機體水、電解質平衡的紊亂。這些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平胃散在現代醫學中的重要性和廣泛應用前景。
注意事項與禁忌
平胃散辛苦溫燥,易傷止耗陰,故陰虛氣滯、脾胃虛弱者以及孕婦不宜使用。全方以燥濕為主,行氣為輔,然本方總以苦燥為用,惟有濕有滯者宜之。
結論
平胃散作為中醫治療濕滯脾胃的經典方劑,具有顯著的療效和廣泛的應用。無論是在傳統中醫理論中,還是在現代醫學研究中,平胃散都展現了其獨特的價值和作用。對於那些因濕氣重而導致胃腸不適的人來說,平胃散無疑是一個值得信賴的選擇。然而,使用時需注意其禁忌和副作用,確保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