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著湯:溫脾勝濕的良方
- Hongji Medical 
- 3月27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腎著湯出自於漢朝的《金匱要略》,又名「甘薑苓朮湯」。這個中藥方劑雖然多數人不太熟悉,但在面對冬季的腰痛時效果極佳。在《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中提到:「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裏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主之。」

腎著,「著」意思是「留滯附著」,原文指出腎著的成因是「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經常勞動流汗的人,久了必傷陽氣,又因為經常衣服濕冷,會導致寒濕留著體內。這種寒濕會發病在何處呢?依照「濕易傷於下」的特性,通常是腰部以下,古人紀錄這種症狀是「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因腰位於腎臟外面,所以古人稱為「腎著」。
腎著湯方劑解釋
腎著湯由四味中藥組成:炙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按照君臣佐使的分組,可以進行如下分析:
君藥:乾薑乾薑主散寒,能夠溫中散寒,是方中的君藥。乾薑的辛熱之性能夠迅速驅散寒邪,恢復陽氣,從而緩解腰部冷痛的症狀。
臣藥:茯苓、白朮茯苓和白朮能夠除濕,是方中的臣藥。茯苓利水滲濕,能夠排除體內的濕邪;白朮健脾燥濕,能夠增強脾胃的功能,從根本上解決濕邪的問題。兩者相伍,能夠有效去除寒濕,恢復體內的平衡。
佐藥:炙甘草炙甘草在方中起到調和諸藥的作用,同時能夠溫行脾陽,協助乾薑散寒,茯苓、白朮除濕。炙甘草的甘緩之性能夠緩和乾薑的辛熱,避免過於辛散傷氣,從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使藥:無在腎著湯中,沒有專門的使藥,但炙甘草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調和諸藥的作用。

腎著湯病機
腎著湯的病機主要涉及寒濕痹阻、脾陽不振和經絡不通。以下是對該方劑病機的詳細分析:
寒濕痹阻:寒濕痹阻是腎著湯的主要病機之一。寒濕之邪侵入人體,特別是腰部以下,導致寒濕留滯於腰部經絡與肌肉之中。寒濕之邪具有收引、凝滯的特性,容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腰部冷痛、身體沉重等症狀。寒濕痹阻還會影響足太陽膀胱經,導致流鼻涕、鼻水等症狀。
脾陽不振:脾陽不振是腎著湯的另一個重要病機。脾陽不振會導致脾胃功能減弱,無法正常運化水濕,從而加重寒濕的問題。脾陽不振還會影響全身的陽氣運行,導致身體沉重、腰部冷痛等症狀。脾陽不振還會影響津液的運化,導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等症狀。
經絡不通:經絡不通是腎著湯的另一個病機。寒濕之邪痹阻經絡,導致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腰部冷痛、身體沉重等症狀。經絡不通還會影響足太陽膀胱經,導致流鼻涕、鼻水等症狀。經絡不通還會影響全身的陽氣運行,導致身體沉重、腰部冷痛等症狀。

腎著湯功效
腎著湯主要用於治療腎著病,症見身體重痛,腰重如負重物,腰下冷痛,口不渴,飲食如故,小便自利,舌淡苔白,脈沉遲或沉緩等。
腎著湯的這些適用症反映了寒濕痹阻、脾陽不振和經絡不通的病機。寒濕之邪侵入人體,特別是腰部以下,導致寒濕留滯於腰部經絡與肌肉之中,引起腰部冷痛、身體沉重等症狀。
脾陽不振會導致脾胃功能減弱,無法正常運化水濕,從而加重寒濕的問題,影響全身的陽氣運行。經絡不通則是由於寒濕之邪痹阻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引起腰部冷痛、身體沉重等症狀。腎著湯通過溫脾勝濕、散寒除濕的作用,能夠有效緩解這些問題,從而達到治療和預防多種寒濕痹阻經絡、肌肉、關節疾病的效果。

腎著湯的主要功效是溫脾勝濕,具體功效如下:
- 溫脾:乾薑和炙甘草能夠溫中散寒,恢復脾胃的功能,從根本上解決濕邪的問題。 
- 勝濕:茯苓和白朮能夠利水滲濕,排除體內的濕邪,恢復體內的平衡。 
- 散寒:乾薑的辛熱之性能夠迅速驅散寒邪,恢復陽氣,從而緩解腰部冷痛的症狀。 
- 除濕:茯苓和白朮能夠增強脾胃的功能,從根本上解決濕邪的問題。 
腎著湯現代應用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腎著湯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抗炎、鎮痛、利尿、調節免疫等。這使得該方劑成為治療多種疾病的有效選擇。
在臨床應用方面,腎著湯廣泛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類風濕關節炎、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坐骨神經痛、椎管狹窄等屬於寒濕痹阻經絡、肌肉、關節的疾病。許多患者在使用腎著湯後,不僅顯著改善了腰痛、身重等症狀,也在全身性水腫、流鼻涕、腹瀉等問題上得到了緩解。
對於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腎著湯能夠抗炎、鎮痛,緩解關節疼痛和腫脹。對於腰肌勞損患者,該方劑能夠溫中散寒,恢復腰部的功能。對於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腎著湯能夠調節免疫,緩解關節疼痛和腫脹。對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患者,該方劑能夠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和腫脹。對於坐骨神經痛和椎管狹窄患者,腎著湯能夠鎮痛、利尿,緩解疼痛和腫脹。
注意事項
使用腎著湯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辨證施治: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寒濕痹阻經絡、肌肉、關節的疾病,因此在使用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進行辨證施治,確保方劑的適用性。 
-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使用該方劑時需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進行調整,並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 適當加減:根據不同的症狀適當加減。例如,腰痛明顯者,可加杜仲、續斷以增強補腎強腰之效;寒濕重者,可加蒼朮、厚朴以增強燥濕化痰之效。 
- 禁忌症:該方劑主要用於寒濕痹阻經絡、肌肉、關節的疾病,對於其他證型的患者,如濕熱痹阻、陰虛火旺等,不宜使用該方劑。 
結語
腎著湯作為一種歷史悠腎著湯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中醫方劑,以其獨特的組方原理和多重功效,成為治療寒濕痹阻經絡、肌肉、關節的經典方劑。通過對其出處、組方、功效及其現代應用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看到該方劑在中醫臨床實踐中的重要價值和廣泛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