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降火湯:滋陰降火的經典方劑
- Hongji Medical 
- 5月13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滋陰降火湯出自明代醫家沈金螯的《沈氏尊生書》,主要用於治療虛勞陰虧血虛、相火旺盛引起的各種症狀。在古代,由於生活壓力和環境因素,人們容易出現虛勞陰虧、血虛、相火旺盛等症狀,導致發熱盜汗、心悸、咳嗽、倦怠、口乾、失眠、咽燥、消瘦、大便乾燥、舌質紅、脈沉數等症狀。
沈金螯在《沈氏尊生書》中詳細描述了滋陰降火湯的組成和應用,強調其在滋陰降火方面的有效性。

滋陰降火湯方劑解釋
滋陰降火湯的主要組成包括生地黃、當歸、白芍、白朮、天門冬、熟地黃、陳皮、知母、黃柏、炙甘草、生薑、大棗、麥門冬等十三味藥物,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則進行分組:
- 君藥:生地黃、熟地黃;生地黃和熟地黃為君藥,具有滋陰壯水、補腎臟之陰的作用。生地黃性寒,能夠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熟地黃性溫,能夠補血滋陰,填精益髓。 
- 臣藥:當歸、白芍、天門冬、麥門冬;當歸和白芍為臣藥,具有養血和血的作用。當歸性溫,能夠補血和血,改善血虛症狀;白芍性寒,能夠養血柔肝,緩急止痛。天門冬和麥門冬為臣藥,具有養陰清肺潤燥的作用。天門冬性寒,能夠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麥門冬性寒,能夠滋陰潤肺,清心除煩。 
- 佐使藥:知母、黃柏、白朮、陳皮、炙甘草、生薑、大棗;知母和黃柏為佐使藥,具有降上炎之虛火的作用。知母性寒,能夠清熱潤燥,滋陰降火;黃柏性寒,能夠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白朮、陳皮、炙甘草、生薑、大棗為佐使藥,具有健脾和中的作用。 

滋陰降火湯的病機
滋陰降火湯的病機主要涉及肺腎陰虛、相火旺盛引起的各種症狀。在中醫理論中,肺主氣,腎藏精,當肺腎陰虛時,相火易旺,導致虛火上炎。
當腎陰不足,肝血虛弱時,相火易旺,導致虛火上炎,出現發熱盜汗、心悸、咳嗽、倦怠、口乾、失眠、咽燥、消瘦、大便乾燥、舌質紅、脈沉數等症狀。勞神則耗氣傷血,導致氣血兩虛,進一步加重腎陰不足,肝血虛弱,出現虛勞陰虧血虛、相火旺盛等症狀。
虛勞陰虧血虛、相火旺盛引起各種症狀,在中醫理論中,腎藏精,主水,為先天之本,肝藏血,主疏泄,為後天之本。

滋陰降火湯的功效
滋陰降火湯的主要適用症是虛勞陰虧血虛、相火旺盛引起的各種症狀,特別是發熱盜汗、心悸、咳嗽、倦怠、口乾、失眠、咽燥、消瘦、大便乾燥、舌質紅、脈沉數等症狀。
滋陰降火湯的主要功效是滋陰降火。通過滋陰壯水、補腎臟之陰、養陰清肺潤燥、養血和血、降上炎之虛火、健脾和中的作用機制,能夠有效改善因虛勞陰虧血虛、相火旺盛引起的各種症狀。
- 滋補肺腎:生地黃和熟地黃能夠滋陰壯水,補腎臟之陰,改善肺腎陰虛症狀。天門冬和麥門冬能夠養陰清肺潤燥,改善肺燥症狀。 
- 清熱:知母和黃柏能夠清熱瀉火,降上炎之虛火,改善虛火上炎引起的症狀。 
- 滋陰補血:當歸和白芍能夠養血和血,改善血虛症狀。生地黃和熟地黃也具有滋陰補血的作用。 
- 止咳化痰:天門冬和麥門冬能夠潤肺止咳,化痰。知母和黃柏也具有清熱瀉火、潤肺止咳的作用。 
- 健脾和中:白朮、陳皮、炙甘草、生薑、大棗能夠健脾和中,防止滋膩礙胃,促進消化吸收。 
滋陰降火湯的現代應用
在現代醫學中,滋陰降火湯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與虛勞陰虧血虛、相火旺盛相關的症狀和疾病。
該方劑能夠有效治療肺結核,通過滋陰壯水、補腎臟之陰、養陰清肺潤燥、養血和血、降上炎之虛火、健脾和中的作用,改善肺結核引起的發熱盜汗、咳嗽、咽乾、消瘦等症狀。此外,滋陰降火湯也能有效治療腎結核,改善腎結核引起的發熱盜汗、倦怠、口乾、失眠、咽燥、消瘦等症狀。
滋陰降火湯還被用於治療動脈硬化和高血壓。通過滋陰壯水、補腎臟之陰、養陰清肺潤燥、養血和血、降上炎之虛火、健脾和中的作用,該方劑能夠改善動脈硬化引起的高血壓、心悸、倦怠、口乾、失眠等症狀,以及高血壓引起的頭暈、心悸、倦怠、口乾、失眠等症狀。
滋陰降火湯通過滋陰壯水、補腎臟之陰、養陰清肺潤燥、養血和血、降上炎之虛火、健脾和中的作用,能夠改善腎盂腎炎引起的發熱盜汗、倦怠、口乾、失眠、咽燥、消瘦等症狀,以及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咽乾、消瘦等症狀。

注意事項
使用滋陰降火湯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辨證施治: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虛勞陰虧血虛、相火旺盛引起的各種症狀,具體症狀包括發熱盜汗、心悸、咳嗽、倦怠、口乾、失眠、咽燥、消瘦、大便乾燥、舌質紅、脈沉數等。在使用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進行辨證施治,確保方劑的適用性。 
- 禁忌症:實熱證、實火證、實證患者不宜使用本方。本方藥性偏於滋陰降火,對於實熱、實火、實證患者可能會加重病情。 
- 注意禁忌:忌食辛辣動火之品,以免影響藥效,加重病情。 
結語
滋陰降火湯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中醫方劑,以其獨特的組方原理和顯著的療效,成為治療虛勞陰虧血虛、相火旺盛引起的各種症狀的經典方劑。通過對其出處、方劑解釋、適用症、功效及其現代應用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看到該方劑在中醫臨床實踐中的重要價值和廣泛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