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飲子:滋陰養血,祛風止癢的經典方劑
- Hongji Medical

- 4月24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當歸飲子出自《重訂嚴氏濟生方》,是由四物湯合荊芥、防風、黃芪、白蒺藜、何首烏組成。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心血凝滞、內藴風熱、皮膚疮疥、或腫或癢、或脓水浸淫、或發赤疹瘩瘤等症狀。
四物湯是中醫中常用的補血方劑,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組成,具有滋陰養血的功效。當歸飲子在四物湯的基礎上,加入了荊芥、防風、黃芪、白蒺藜、何首烏等藥物,以增強祛風益氣的作用。

當歸飲子的方劑解釋
當歸飲子的方劑解釋可以按照君臣佐使的原則進行分組:
君藥:當歸、生地當歸為君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生地則具有涼血清熱的作用,能夠清熱涼血,改善皮膚瘙癢、發紅等症狀。
臣藥:川芎、白芍、何首烏川芎和白芍為臣藥,川芎能夠活血行氣,白芍則能夠養血柔肝,兩者合用能夠增強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何首烏具有滋陰養血、補肝腎的功效,能夠滋養陰血,改善皮膚瘙癢、腫脹等症狀。
佐藥:黃芪、荊芥、防風、白蒺藜黃芪為佐藥,具有補氣固表的作用,能夠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荊芥和防風則能夠散風邪,改善皮膚瘙癢、發紅等症狀。白蒺藜具有祛風止癢的作用,能夠改善皮膚瘙癢、腫脹等症狀。
使藥:甘草、生薑甘草為使藥,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能夠使全方藥效更加協調。生薑則能夠溫中散寒,改善皮膚瘙癢、發紅等症狀。
當歸飲子的病機
當歸飲子的病機主要涉及心血凝滞、內藴風熱、皮膚疮疥、或腫或癢、或脓水浸淫、或發赤疹瘩瘤等症狀。這些症狀多由中醫的「實熱」引起,但也有可能是因為血虛——陰血難以濡養肌膚的「虛證」,甚至伴隨些微「氣虛」。
這類患者的脈象常偏細、偏沉,且能觀察到左脈比右脈浮。當歸飲子通過滋陰養血、祛風止癢的作用機制,能夠有效改善皮膚瘙癢、發紅、浮腫等症狀。

當歸飲子的適用症與功效
當歸飲子的主要適用症是心血凝滞、內藴風熱、皮膚疮疥、或腫或癢、或脓水浸淫、或發赤疹瘩瘤等症狀。該方劑對於濕疹、蕁麻疹、乾癬等皮膚疾患具有顯著的療效。這些皮膚疾患多由中醫的「實熱」引起,只要投以適當的清熱藥,症狀就會明顯改善。
然而,也有類似上述案例的情況,其原因是血虛——陰血難以濡養肌膚的「虛證」,甚至伴隨些微「氣虛」。這類患者的脈象常偏細、偏沉,且能觀察到左脈比右脈浮。這類患者若只以清熱藥治療,往往效果不佳;必須採用如當歸飲子有補血、補氣作用的方劑,才能收效,並期待效果持久。
當歸飲子的主要功效是滋陰養血,祛風止癢。該方劑通過滋陰養血、祛風益氣的作用機制,能夠有效改善皮膚瘙癢、發紅、浮腫等症狀。
方中的當歸、生地、川芎、白芍、何首烏等藥物皆為滋陰養血的要藥,能夠滋養陰血,改善皮膚瘙癢、腫脹等症狀。荊芥、防風、白蒺藜等藥物則能夠散風邪,改善皮膚瘙癢、發紅等症狀。黃芪、甘草則能夠補氣固表,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當歸飲子的現代應用
在現代醫學中,當歸飲子被廣泛應用於多種皮膚疾病的治療,特別是在治療濕疹、蕁麻疹、乾癬等皮膚疾患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現代研究表明,當歸飲子能夠通過滋陰養血、祛風止癢的作用,有效改善皮膚瘙癢、發紅、浮腫等症狀,特別是對於心血凝滞、內藴風熱、皮膚疮疥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當歸飲子在治療濕疹、蕁麻疹、乾癬等皮膚疾患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這些皮膚疾患多伴隨心血凝滞、內藴風熱、皮膚疮疥等症狀,當歸飲子通過其滋陰養血、祛風止癢的作用,能夠有效改善皮膚瘙癢、發紅、浮腫等症狀,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在使用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進行辨證施治,確保方劑的適用性和安全性,從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注意事項
使用當歸飲子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辨證施治:當歸飲子主要用於治療心血凝滞、內藴風熱、皮膚疮疥等症狀,因此在使用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進行辨證施治,確保方劑的適用性。
禁忌症: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心血凝滞、內藴風熱、皮膚疮疥等症狀,對於其他證型的患者,如實熱證等,不宜使用該方劑。
藥物相互作用:在使用當歸飲子時,應注意避免與其他具有類似功效的藥物同時使用,以免引起藥效過強或不良反應。
特殊人群: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當歸飲子時,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確保用藥安全。
結語
當歸飲子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中醫方劑,以其獨特的組方原理和顯著的療效,成為治療心血凝滞、內藴風熱、皮膚疮疥等症狀的經典方劑。通過對其出處、方劑解釋、適用症、功效及其現代應用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看到該方劑在中醫臨床實踐中的重要價值和廣泛應用。
當歸飲子通過滋陰養血、祛風止癢的作用機制,達到治療皮膚瘙癢、發紅、浮腫等症狀的目的。希望本文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當歸飲子,從而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