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四逆散:透邪解鬱、疏肝理氣的經典方劑

  • 作家相片: Hongji Medical
    Hongji Medical
  • 3月29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四逆散出自於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這是一部中醫經典著作,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四逆散主要用於治療「四逆」症狀,即四肢冰冷,但這種冰冷並非由於陽虛所致,而是由於肝氣鬱結,陽氣內鬱,無法通達四肢末端。因此,四逆散的主要功效是「透邪解鬱、疏肝理氣」,特別適用於肝脾不和證。


四逆散
四逆散

四逆散方劑解釋


四逆散由四味藥材組成,分別是柴胡、白芍、枳實和炙甘草。按照君臣佐使的分組,可以進行如下分析:

君藥:柴胡柴胡入肝膽經,具有升發陽氣、疏肝解鬱的作用。柴胡的主要功能是疏肝理氣,能夠有效解除肝氣鬱結,從而改善四肢冰冷、胸悶胸痛等症狀。

臣藥:白芍白芍具有斂陰養血、柔肝止痛的作用。白芍與柴胡合用,可以補養肝血,條達肝氣,使柴胡的升散作用不會耗傷陰血。白芍還具有緩急止痛的功效,能夠有效緩解腹痛、肋痛等症狀。

佐藥:枳實枳實具有破氣泄熱、消脹滿的作用。枳實與柴胡一升一降,能夠舒暢氣機,消除脹滿,改善胃腸脹氣、腹瀉等症狀。

使藥:炙甘草炙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的作用。炙甘草能夠調和柴胡、白芍、枳實的藥性,使其協同作用,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四逆散
四逆散

四逆散適用症


四逆散的病機主要涉及肝氣鬱結、陽氣內鬱和肝脾不和。肝氣鬱結是該方劑的主要病機之一。肝主疏泄,負責調節全身氣機的運行。當肝氣鬱結時,氣機運行不暢,導致陽氣內鬱,無法通達四肢末端,從而引起四肢冰冷、胸悶胸痛等症狀。肝氣鬱結還會影響脾胃功能,導致脾胃氣機不利,出現腹痛、腹脹、腹瀉等消化系統問題。


陽氣內鬱是四逆散的另一個重要病機。肝氣鬱結導致陽氣內鬱,無法外發至四肢末端,從而引起四肢冰冷。這種四肢冰冷並非由於陽虛所致,而是由於氣機不調,陽氣內鬱,無法通達四肢。陽氣內鬱還會影響心胸陽氣的通暢,出現咳嗽、心悸等症狀。此外,陽氣內鬱還會影響水道的通調,導致小便不利。


肝脾不和是四逆散的另一個病機。肝氣鬱結會橫逆犯脾,導致肝脾不和。肝脾不和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脾胃氣機不利,出現腹痛、腹脹、腹瀉等消化系統問題。肝脾不和還會影響全身的氣機運行,導致氣滯陽鬱化熱,出現身微熱、心煩、焦慮等症狀。四逆散通過透邪解鬱、疏肝理氣的作用,能夠有效緩解肝氣鬱結、陽氣內鬱和肝脾不和的問題,從而達到治療和預防多種疾病的功效。


四逆散
四逆散

四逆散功效


四逆散的主要功效是「透邪解鬱、疏肝理氣」。該方劑能夠有效改善肝氣鬱結、陽氣內鬱所致的四肢冰冷、胸悶胸痛、腹痛、肋痛等症狀。此外,四逆散還具有緩急止痛、消脹滿、調和肝脾的作用,能夠改善胃腸脹氣、腹瀉、腹痛等消化系統問題。


四逆散
四逆散

四逆散主要用於治療肝脾不和證,症見四肢冰冷、胸悶胸痛、腹痛、肋間神經疼痛、肚臍周圍腹痛、上半身側邊痛、背痛、中背部疼痛、頭痛、太衝穴附近痛、月經腹痛、左下腹側部痛、合谷穴附近痛、手肘外側痛、三叉神經痛、頭頂痛等。


此外,四逆散還適用於手腳冰冷、月經不調、經常疲勞想睡、胃腸脹氣、大便次數頻繁、心悸、大便秘結、腹瀉、咳嗽、怕冷、容易腳冷但手不冷、容易飢餓食慾好、下腹脹氣、睡眠障礙、排尿困難等症狀。


海天 - 四逆散
立即購買

四逆散現代應用


在現代醫學中,四逆散被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肝膽系統疾病:如慢性肝炎、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症等。

  2. 消化系統疾病:如胃潰瘍、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腸易激惹征、功能性便秘等。

  3. 婦科疾病:如附件炎、輸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

  4. 精神系統疾病:如焦慮症、抑郁症導致的身體疼痛等。

此外,四逆散還被用於治療多汗症、肋間神經炎、頑固性呃逆、神經性頭痛、男性功能障礙等疾病。


台灣漢方 - 四逆散
立即購買

注意事項


使用四逆散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 辨證施治:四逆散主要用於治療肝脾不和證,因此在使用時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進行辨證施治,確保方劑的適用性。

  2.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使用該方劑時需要根據個人的體質進行調整,並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3. 適當加減:根據不同的症狀適當加減。例如,咳者加五味子、乾薑以溫肺散寒止咳;悸者加桂枝以溫心陽;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裡寒;腹瀉者加薤白以通陽散結;氣鬱甚者加香附、鬱金以理氣解鬱;有熱者加梔子、川楝子以清內熱。

  4. 禁忌症:該方劑主要用於肝脾不和證,對於其他證型的患者,如陰虛氣鬱導致的脘腹、脅肋疼痛,不宜使用該方劑。


農本方 - 四逆散
立即購買

相關方劑比較

  1. 柴胡疏肝散:柴胡疏肝散主要用於治療肝氣鬱滯,症見脅肋不脹痛、身材悶不舒、喜歡叹气、情緒變化快、容易發脾氣等。與四逆散相比,柴胡疏肝散更側重於疏肝理氣,而四逆散則側重於調和肝脾。

  2. 逍遙散:逍遙散主要用於治療肝鬱血虛脾弱證,症見頭暈眼花、口乾咽燥、眼瞼、唇甲色白等。與四逆散相比,逍遙散更側重於補血養血,而四逆散則側重於疏肝理氣。

  3. 四逆湯:四逆湯主要用於治療陽衰寒厥,症見四肢冰冷、神昏欲睡、腹瀉清水等。與四逆散相比,四逆湯更側重於溫陽散寒,而四逆散則側重於透邪解鬱。


結語


四逆散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中醫方劑,以其獨特的組方原理和多重功效,成為治療肝脾不和證的經典方劑。通過對其出處、方劑解釋、適用症、功效及其現代應用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看到該方劑在中醫臨床實踐中的重要價值和廣泛應用。希望本文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四逆散,為臨床實踐提供有益的參考。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中醫知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