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建中湯:溫中補氣,和裡緩急
- Hongji Medical 
- 1月27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黃芪建中湯是一劑源自《金匱要略》的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虛寒性胃痛。該方劑是在小建中湯的基礎上加入黃芪,增強了補中益氣的功效。黃芪建中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東漢末年,由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創,旨在治療氣虛里寒、腹中拘急疼痛等症狀。

黃芪建中湯的方劑解釋
黃芪建中湯的組成成分包括黃芪、桂枝、白芍、生薑、大棗和炙甘草。、
- 君藥:黃芪黃芪是本方的君藥,具有甘溫益氣、升陽固表的功效。它主要用於補中益氣,增強體內的陽氣,從而達到緩解虛寒性疼痛的效果。 
- 臣藥:桂枝、白芍桂枝和白芍是臣藥,桂枝溫陽散寒,白芍則有緩急止痛的作用。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溫養脾陽,緩解腹中拘急疼痛。 
- 佐藥:生薑、大棗生薑和大棗是佐藥,生薑能鼓舞脾陽,大棗則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兩者共同作用,促進氣血的生化,增強體內的陽氣。 
- 使藥:炙甘草炙甘草是使藥,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它能夠緩急止痛,益氣和陰,固表止汗,從而達到調和營衛的效果。 

黃芪建中湯的功效
黃芪建中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來溫暖和滋補我們的脾胃,特別適合那些經常感到肚子冷痛、容易疲倦和食慾不振的人。它通過補充身體的陽氣,讓我們感覺更有活力,不再那麼怕冷和疲勞。
這款湯劑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緩解各種疼痛,比如說手肘、肩膀、背部和膝蓋的疼痛。它通過溫暖和滋養我們的肌肉和關節,讓這些部位不再那麼僵硬和疼痛,特別適合那些長期受疼痛困擾的人。

此外,黃芪建中湯還能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幫助我們更好地對抗疾病。它特別適合那些大病初癒或者長期體弱的人,能夠幫助他們更快地恢復健康,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總之,這款湯劑不僅能讓我們感覺更舒適,還能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
黃芪建中湯的主要功效包括:
- 溫中補氣:通過補充中焦的陽氣,增強體內的氣血生化,從而達到溫中補氣的效果。 
- 和裡緩急:緩解腹中拘急疼痛,改善虛寒性胃痛的症狀。 
- 強心:提高心臟功能,增強免疫力。 
- 緩解平滑肌痙攣:對於慢性胃炎、胃下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有顯著的緩解作用。 
黃芪建中湯的病機
黃芪建中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和疾病:
- 疼痛:手肘關節痛、坐骨神經痛、手肘窩痛、手肘外側痛、背痛、大腿內側疼痛、媽媽手、肩頸痠痛、肩關節痛、手臂痛、心絞痛、頭痛、腳跟痛、小便疼痛、膝部腫大疼痛。 
- 症狀:上肢手部麻木、四肢肌膚麻木、手震顫動搖、食慾不振、身體容易出汗、怕冷、暈眩、手指緊繃難以伸直、手腳容易出汗、乾嘔、發燒、半身或下肢麻木、經常疲勞想睡、怕吹到風、胸悶脹。 
- 現代疾病:五十肩、慢性鼻炎、心包炎、肺性心臟病、心肌梗塞、類風濕性關節炎、胃及十二指腸炎、心律不整、胃潰瘍、心內膜炎、半身不遂、麻痺、肺結核、貧血、動脈粥樣硬化。 

黃芪建中湯的病機主要是針對身體的虛寒狀態。當我們的身體陽氣不足時,就會出現一系列的虛寒症狀,比如肚子冷痛、容易疲倦、怕冷等。這些症狀通常是由於脾胃功能弱化,導致身體無法有效地產生和維持陽氣。
在這種情況下,身體的氣血運行也會受到影響,導致疼痛和不適。比如,手肘、肩膀、背部和膝蓋的疼痛,往往是因為這些部位的氣血流通不暢,導致肌肉和關節僵硬和疼痛。黃芪建中湯通過溫暖和滋養脾胃,促進氣血的流通,從而緩解這些疼痛。

此外,虛寒狀態還會削弱我們的免疫系統,使我們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黃芪建中湯通過補充陽氣,增強脾胃功能,從而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幫助我們更好地對抗疾病。
總之,黃芪建中湯的病機在於通過溫補脾胃,改善身體的虛寒狀態,促進氣血流通,從而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效果。
黃芪建中湯的現代應用
黃芪建中湯在現代醫學研究中,被發現具有多種健康益處。首先,它被證實能夠有效緩解慢性胃炎和胃潰瘍等消化系統問題。這些疾病通常伴隨著胃部疼痛和不適,而黃芪建中湯通過溫暖和滋補脾胃,能夠顯著改善這些症狀,讓患者感覺更舒適。
其次,現代研究還表明,黃芪建中湯對於提高免疫力有顯著效果。它能夠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特別適合那些大病初癒或者長期體弱的人。通過補充陽氣,黃芪建中湯幫助這些人群更快地恢復健康,減少感染和疾病的風險。
此外,黃芪建中湯在緩解疼痛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現。無論是關節疼痛、肌肉疼痛還是其他部位的疼痛,這款湯劑都能通過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和僵硬。這使得它成為許多慢性疼痛患者的選擇,幫助他們改善生活質量。
總之,黃芪建中湯在現代醫學中的應用廣泛,從消化系統問題到免疫力提升,再到疼痛緩解,都顯示出顯著的效果。
在現代醫學中,黃芪建中湯被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包括:
- 慢性胃炎、胃下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通過溫中補氣,緩解胃部疼痛和不適。 
- 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增強免疫力,改善貧血症狀。 
- 肺結核:提高身體抵抗力,緩解結核病症狀。 
- 心律失常:調節心臟功能,改善心律不整。 
- 慢性肝炎、慢性腎炎:通過補中益氣,改善肝腎功能。 
- 痛經、盜汗:緩解女性月經期間的疼痛和夜間盜汗。 
- 大病後衰弱調理:幫助病後恢復,增強體力。 
- 骨疽:促進傷口癒合,改善骨疽症狀。 
注意事項
在使用黃芪建中湯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辨證施治:黃芪建中湯主要用於虛寒性胃痛,對於胃熱或實熱證者不宜使用。 
- 加減藥物: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可以適當加減藥物。例如,泛酸者可去饴糖,加吳茱萸;泛吐清水較多者,可加干薑、陳皮、半夏、茯苓等。 
- 寒熱辨證:對於寒熱錯雜的患者,需詳細辨證,調整生薑和黃連的用量,以達到最佳療效。 
- 長期調理:對於慢性疾病,需長期服用,並根據病情變化調整藥方。 
結語
黃芪建中湯作為一劑傳統中藥方劑,具有溫中補氣、和裡緩急的功效,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在現代醫學中,它不僅能夠緩解疼痛,還能提高免疫力,改善多種慢性疾病。然而,在使用時需注意辨證施治,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藥方,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黃芪建中湯的功效和應用,為日常健康保駕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