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肝熄風湯:鎮肝潛陽,熄風止痉的醫學瑰寶
- Hongji Medical
- 5月15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在中醫學的領域裡,鎮肝熄風湯以其卓越的療效和獨特的配伍,成為治療類中風的代表方劑。它不僅能平息內風,更能滋養肝腎,調節陰陽,為中風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鎮肝熄風湯出自清末民初名醫張錫純所著的《醫學衷中參西錄》,是張氏的代表方劑之一。《醫學衷中參西錄》是一部融合中西醫學理論的著作,體現了張錫純獨特的學術思想。
鎮肝熄風湯在當時主要用於治療肝腎陰虛,肝陽偏亢,肝風內動所致的類中風。

鎮肝熄風湯的方劑解釋
鎮肝熄風湯的組成精妙,體現了中醫方劑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則:
君藥: 懷牛膝、生赭石、生龍骨、生牡蠣、生龜板。懷牛膝引血下行,並能活血通絡;生赭石重鎮降逆,平肝熄風;生龍骨、生牡蠣重鎮安神,潛陽熄風;生龜板滋陰潛陽,軟堅散結。
臣藥: 生杭芍、玄參、天冬。生杭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玄參滋陰降火,解毒散結;天冬滋陰潤燥,清熱生津。
佐藥: 川楝子、生麥芽、茵陳。川楝子疏肝理氣,清熱止痛;生麥芽疏肝和胃,消食導滯;茵陳清熱利濕,退黃疸。
使藥: 甘草。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鎮肝熄風湯的病機解析
鎮肝熄風湯主要針對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繼而引發肝風內動,擾亂氣血,上衝頭目的病理機制。
肝腎陰虛
長期勞累、情志不暢、或久病耗損等因素容易導致肝腎陰液虧虛。肝藏血,腎藏精,精血同源,肝腎陰虛則無以涵養肝陽,導致陰陽失衡。
肝陽上亢
肝體陰而用陽,正常情況下,肝氣柔和舒暢,條達氣機。但當肝腎陰虛時,陰不制陽,肝陽失去制約,就會向上升騰,形成肝陽上亢。肝陽上亢會導致頭暈目眩、面紅耳赤、煩躁易怒等症狀。
肝風內動
肝陽上亢日久,陽盛化風,就會引動內風。肝風內動會導致肢體震顫、抽搐痙攣、甚或突然昏倒等症狀。風性善行數變,易於擾亂氣血,使病情複雜多變。
鎮肝熄風湯的主治功效
鎮肝熄風湯主要用於治療類中風,症見:
頭目眩暈,目脹耳鳴
腦部熱痛,面色如醉
心中煩熱
或時常噫氣
或肢體漸覺不利,口眼漸形歪斜
甚或眩暈顛仆,昏不知人,移時始醒,或醒後不能復元
脈弦長有力
鎮肝熄風湯具有以下主要功效:
鎮肝熄風: 平息肝陽,疏散肝風,解除頭暈目眩等症狀。
滋陰潛陽: 滋養肝腎之陰液,使陽氣內潛,恢復陰陽平衡。
肝陽上亢,風陽上擾之證,為何配伍疏肝理氣之品?肝為將軍之官,其性剛強,性喜升發條達而惡抑鬱。過用重鎮降逆之品以強制肝陽下行,勢必影響其升發條達之性而致抑鬱不舒,肝氣越鬱則愈逆。故配疏肝理氣之品,以順其升發條達之性,使肝氣不鬱,則肝陽易於潛降。
鎮肝熄風湯的現代應用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鎮肝熄風湯在治療高血壓、腦血栓形成、腦出血、血管神經性頭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療效。可用於治療:
高血壓
腦血栓形成
腦出血
血管神經性頭痛
注意事項
在使用鎮肝熄風湯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辨證論治: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使用鎮肝熄風湯前最好諮詢中醫師,確認自身體質是否適合。以頭目眩暈,腦部熱痛,面色如醉,脈弦長有力為辨證要點
氣虛血瘀之中風,不宜用本方
用藥宜慎重: 方中多為重鎮之品,不宜久服,以免損傷脾胃。
飲食宜清淡: 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之品。
配合生活調理: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注意勞逸結合,有助於鞏固療效。
其他療法: 配合針灸、推拿等療法,可提高治療效果。
监测血压: 服用本方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注意血压变化。
鎮肝熄風湯,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的經典方劑,完美體現了中醫「調整陰陽,恢復平衡」的治療思想。它既能重鎮潛陽,平息內風,又能滋養肝腎,柔和藥性,使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不僅症狀得到缓解,更能從根本上改善體質,增強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從而達到更持久的健康狀態。它以其獨特的治療理念和卓越的臨床療效,成為中醫治療類中風等肝陽上亢相關疾病的重要手段,展現了中醫學的博大精深和卓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