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加人參湯:清熱瀉火,益氣生津的經典名方
- Hongji Medical 
- 5月1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在溫熱病證的治療中,清熱瀉火與益氣生津常常需要兼顧。白虎加人參湯正是一首能夠同時滿足這兩種需求的經典方劑。它以其獨特的組方和顯著的療效,在歷代醫家的臨床實踐中廣受推崇,至今仍被廣泛應用。
白虎加人參湯出自東漢醫學家張仲景所著的《傷寒卒病論》,是白虎湯的變方之一。《傷寒卒病論》(後世整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是中醫學的經典著作,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白虎加人參湯在當時主要用於治療傷寒或溫病,裡熱盛而氣陰不足之證。

白虎加人參湯方劑解釋
白虎加人參湯由白虎湯加人參而成,其組成精妙,體現了中醫方劑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則:
- 君藥: 石膏。石膏大寒,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是治療裡熱盛的主要藥物,能直瀉胃火,使陽明熱邪得以清除。 
- 臣藥: 知母、人參。知母苦寒,具有滋陰潤燥、清熱瀉火之功,輔助石膏清熱瀉火,並能滋陰潤燥,以緩解石膏過於寒涼之性,並防止熱邪傷陰;人參甘、微苦,微溫,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之功,針對熱盛傷氣,補益因熱邪耗損的元氣,並能生津止渴,與清熱藥物相輔相成,達到益氣生津之效。 
- 佐藥: 甘草、粳米。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粳米益氣養胃、生津。兩藥合用,益氣養胃,並可防止石膏、知母等寒涼藥物損傷脾胃,同時也能協助人參生津。 

白虎加人參湯的病機解析
要理解白虎加人參湯的治療原理,需要從中醫的角度深入分析其所針對的病機。白虎加人參湯主要針對陽明氣分熱盛,同時伴有氣陰兩傷的病理狀態。
陽明熱盛
陽明經循行於全身,主肌肉和胃腸。溫熱病邪侵入人體後,易於傳入陽明經,化為熱邪。陽明熱盛會導致高熱、口渴、煩躁等症狀,熱邪內擾,還會影響神志,引起神昏譫語。
氣陰兩傷
熱邪的特性是耗氣傷陰。陽明熱盛,熱邪持續消耗體內的津液,就會導致口渴、咽乾、大便乾結等陰虛症狀。同時,熱邪還會損傷人體的元氣,導致氣虛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狀。
正虛邪實
白虎加人參湯所針對的病機是正虛邪實的狀態。熱邪熾盛是邪實的一面,氣陰耗損是正虛的一面。治療既要清熱瀉火,又要益氣生津,扶助正氣,才能使機體恢復平衡。

白虎加人參湯主治功效
白虎加人參湯主要用於治療傷寒或溫病,裡熱盛而氣陰不足之證。具體症狀包括:
- 發熱 
- 煩渴,口舌乾燥,欲飲水數升 
- 汗多 
- 脈大無力、脈洪大而重取無力 
- 舌乾 
- 背微惡寒 
白虎加人參湯還可用於治療暑病津氣兩傷,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以及中暍(中暑)、消渴(糖尿病)等疾病,以及病後津液耗損、氣陰兩虧之證。
白虎加人參湯具有以下主要功效:
- 清熱瀉火: 清除體內熱邪,使熱退煩除。 
- 益氣生津: 補充氣陰,緩解口渴、身熱等症狀。 
現代應用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白虎加人參湯具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可用於輔助治療以下疾病:
- 大葉性肺炎 
- 流行性乙型腦炎 
- 糖尿病 
注意事項
在使用白虎加人參湯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辨證論治: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使用白虎加人參湯前最好諮詢中醫師,確認自身體質是否適合。辨證要點為:發熱不甚,大煩渴不解,汗出,背微惡寒,脈洪大而重取無力者。 
- 體質虛寒者慎用: 本方藥性寒涼,體質虛寒者慎用,以免損傷陽氣。 
白虎加人參湯是出自《傷寒論》的經典方劑,是白虎湯的加味方。它主要用於治療陽明氣分熱盛,同時伴有氣陰兩傷的病證,表現為高熱、口渴、多汗、脈洪大無力等。其核心功效是清熱瀉火、益氣生津,通過清熱藥與補益藥的結合,達到退熱止渴、扶助正氣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