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散:清腸止血、疏風行氣的經典名方
- Hongji Medical

- 1月20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槐花散,又名Pagoda Tree Flower Powder,是一種中醫方劑,屬於理血劑的範疇。這個方子最早出自《普濟本事方》,由槐花、側柏葉、荊芥穗和枳殼四味藥材組成。每種藥材的用量均為12克,除了荊芥穗和枳殼,它們的用量為6克。
槐花散方劑
槐花散的組成如下:
槐花炒(12克)
側柏葉杵,焙(12克)
荊芥穗(6克)
枳殼麩炒(6克)

槐花是一種豆科落葉喬木,性味苦微寒,歸肝與大腸經,具有涼血清熱的功效。槐花常用於泡茶入藥,特別適合在夏天飲用。用以泡茶入藥的槐花又稱「槐米」,指的是未開花的花蕾。
槐花散中的四味藥材均含有揮發油成分,這些揮發油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然而,以往的炮製方式會破壞這些揮發油成分。因此,在未來的炮製工藝中,可以考慮保留這些揮發油成分,以增強槐花散的臨床應用。

槐花散功效
槐花散的主要功效是清腸止血、疏風行氣。它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濕毒壅遏腸道,損傷血絡所致的便血。具體來說,它適用於便前出血、便後出血、糞中帶血以及痔瘡出血,血色鮮紅或晦暗,舌紅苔黃脈數的症狀。

槐花散以其清腸止血、疏風行氣的功效,在治療痔瘡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
痔瘡患者常伴有便血,這是由於腸道內的風熱或濕熱邪毒壅遏腸道血分,損傷脈絡所致。槐花散中的槐花具有涼血清熱的功效,側柏葉則有止血化瘀的作用,荊芥穗和枳殼則能疏風行氣,幫助緩解腸道的不適。
槐花散病機
槐花散所治的腸風和臟毒,是由於風熱或濕熱邪毒壅遏腸道血分,損傷脈絡,導致血滲外溢。腸風的出血新鮮,直出四射,通常在便前發生;而臟毒的出血則較為瘀晦,無論便前便後皆然。治療上以清腸涼血為主,兼以疏風行氣。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主要表現為肛門部位的疼痛、腫脹和出血。痔瘡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包括久坐、便秘、妊娠、飲食不當等。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其中內痔常伴有便血,外痔則以疼痛和腫脹為主。
臨床研究顯示,槐花散在治療痔瘡方面有著良好的療效。一項研究對100例痔瘡患者進行了觀察,結果顯示,服用槐花散的患者在便血、疼痛和腫脹等方面均有顯著改善。此外,槐花散還能促進腸道蠕動,改善便秘,從而減少痔瘡的復發。
槐花散現代研究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槐花散中的四味藥材均含有揮發油成分,這些揮發油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能夠有效抑制腸道內的細菌感染,從而減少痔瘡的發作和便血的發生。此外,槐花散中的槐花和側柏葉還具有抗炎作用,能夠減輕痔瘡引起的炎症和腫脹。

槐花散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便血、痔瘡出血和肛裂出血等症狀。在現代醫學中,常用於治療痔瘡、結腸炎或其他大便下血屬於風熱或濕熱邪毒壅遏腸道,損傷脈絡者。腸癌便血亦可應用。
此外,它還被用於治療瘡瘍發炎、口腔潰瘍、黃疸、痢疾、吐血、衄血、痔血、暑癤、頸淋巴結結核、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注意事項
槐花散的藥性寒涼,因此只適合短期使用,不宜長期服用。對於中焦虛寒而大便下血者,應慎用。現代市場上已經很少生產這種散劑,通常被槐角丸等成藥所代替。臨床使用時需注意選擇適合的藥物。

雖然槐花散在治療痔瘡方面有著良好的效果,但由於其藥性寒涼,不宜久服。對於便血日久屬氣虛或陰虛者,以及脾胃素虛者,應慎用或避免使用。此外,現代市場上已經很少生產這種散劑,通常被槐角丸等成藥所代替。臨床使用時需注意選擇適合的藥物。
結語
槐花散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中醫方劑,以其清腸止血、疏風行氣的功效,在治療腸道疾病和便血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然而,由於其藥性寒涼,不宜久服,臨床使用時需謹慎選擇。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其藥理作用機制,擴大其臨床應用範圍,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