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炙甘草湯:益氣滋陰,通陽復脈的傳統智慧與現代應用

  • 作家相片: Hongji Medical
    Hongji Medical
  • 1月19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炙甘草湯,又名Honey-Fried Licorice Decoction,源自《傷寒論》,是一種著名的中醫方劑。它主要用於治療心臟氣血兩虛的症狀,如心悸和脈結代。本文將詳細介紹炙甘草湯的組成、功效、現代應用及其注意事項。


炙甘草湯的方劑解釋


君藥(主藥)炙甘草:


炙甘草是本方的君藥,主要作用是益氣補心氣。

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解毒等功效。炙甘草在此方中重用,達到四兩,目的是增強其益氣補心的作用。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甘草具有抗心律失常的功效,這與其傳統用途相吻合。


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

臣藥(輔助君藥)生地黃、人參:


  • 生地黃是臣藥,主要作用是滋陰補血。生地黃甘涼滋潤,能夠養陰補血,與炙甘草相伍,共同起到益氣養血的作用。《名醫別錄》稱地黃「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益氣力」,這與其在本方中的作用相符。

  • 人參是另一種臣藥,主要作用是補益心脾。人參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能夠增強心臟的功能,改善氣血兩虛的症狀。


佐藥(協助君臣藥):阿膠、麥門冬、麻仁

  • 阿膠是佐藥,主要作用是滋心陰,養心血。阿膠具有滋陰潤燥、補血止血等功效,能夠充實血脈,改善心臟氣血不足的症狀。

  • 麥門冬是另一種佐藥,主要作用是滋陰養心。麥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等功效,能夠滋養心陰,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

  • 麻仁是佐藥,主要作用是潤腸通便。麻仁具有潤腸通便、養血潤燥等功效,能夠改善大便乾結的症狀。


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

使藥(引導諸藥):生薑、桂枝、大棗

  • 生薑主要作用是溫心陽,通血脈。生薑具有溫中散寒、解表和中、止嘔等功效,能夠溫暖心陽,促進血液循環。

  • 桂枝主要作用是溫心陽,通血脈。桂枝具有溫經通脈、助陽化氣等功效,能夠溫暖心陽,促進血液循環。

  • 大棗主要作用是補益心脾。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等功效,能夠補益心脾,改善氣血不足的症狀。


用法上,傳統方法是將上述藥材以清酒七升和水八升煮至三升,去渣後加入阿膠烊化,溫服一升,每日三次。現代用法則是水煎服,阿膠烊化後沖服。


炙甘草湯的病機


炙甘草湯是《傷寒論》中治療心動悸、脈結代的名方。其病機主要由傷寒汗、吐、下或失血後,或雜病陰血不足、陽氣不振所致。


炙甘草湯
心臟氣血兩虛:炙甘草湯

當體內的血液不足時,血管無法得到充分的充盈,再加上陽氣不足,無法有效推動血液流動,導致脈搏跳動不連貫,出現脈結代的現象。


同時,血液不足也會使心臟得不到足夠的滋養,或者心陽虛弱,無法溫暖心臟,導致心悸。治療時需要滋養心陰,補充心血,增強心氣,溫暖心陽,以恢復正常的脈搏和穩定心悸。


炙甘草湯的病機主要涉及心臟氣血兩虛,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心氣虛:心氣虛弱,不能推動血液運行,導致脈搏跳動無力,出現脈結代的現象。

  2. 心血虛:心血不足,不能滋養心脈,導致心脈失養,出現心動悸、怔忡等症狀。

  3. 心陽虛:心陽虛弱,不能溫煦心脈,導致心脈寒冷,出現自汗、心悸等症狀。

  4. 心陰虛:心陰不足,不能榮潤心脈,導致心脈乾涸,出現口乾舌燥、大便乾結等症狀。


具體病機分析

  1. 陰血陽氣虛弱:陰血不足,血脈無以充盈,加之陽氣不振,無力鼓動血脈,脈氣不相接續,故脈結代;陰血不足,心神失養,或心陽虛弱,不能溫養心脈,故心動悸。

  2. 虛勞肺痿:陰血不足,陽氣不振,導致肺氣虛弱,氣逆而上,出現乾咳無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氣,虛煩不眠,自汗盜汗,咽乾舌燥,大便乾結,脈虛數等症狀


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的功效與主治


心陽不足、心氣血虛弱,是許多疾病的共同背後現象。而血虛證是指體內血液不足,導致全身各部位缺乏滋養而出現衰弱症狀的總稱。


這種情況多由過度勞累、思慮過度、脾胃虛弱、氣血生成不足或失血過多等原因引起,也可能在長期病痛後出現,甚至在溫病後期也會出現血虛。



血虛證的常見症狀包括面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容易疲勞、少氣懶言、頭痛、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多夢、手足發麻、女子月經量少且延後或閉經。舌質淡紅,脈搏沉細無力。而這種經絡型態所造成的心律不整或心悸,可以嘗試運用「炙甘草湯」來加以改善。


炙甘草湯為陰陽氣血並補之劑,以脈結代、心動悸、虛羸少氣、舌光色淡少苔為辨證要點。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炙甘草湯中的甘草具有抗心律失常的功效。


此外,方中的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的作用,與炙甘草相伍益氣養血。人參和大棗則補益心脾,阿膠、麥冬和麻仁滋心陰,養心血,充血脈。桂枝和生薑則溫心陽,通血脈,使氣血流暢以助脈氣接續。


其主要功效包括:

  1. 益氣滋陰:炙甘草湯能夠補益心氣,滋養心陰,改善氣血兩虛的症狀。

  2. 通陽復脈:本方能夠溫通心陽,恢復脈搏的正常跳動,特別適用於脈結代、心動悸等症狀。

  3. 和中緩急:炙甘草湯具有調和中焦、緩解急迫的作用,能夠改善胸悶、胸痛等症狀。

  4. 養心安神:本方能夠養心氣、益心血、滋心陰、通心脈,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

  5. 解毒消炎:炙甘草湯具有解毒、消炎、抗感染的作用,能夠提高抵抗力,特別適用於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5



炙甘草湯的現代應用


現代醫學對炙甘草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血管系統的治療效果上。研究表明,炙甘草湯具有顯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能夠有效改善心悸、脈結代等症狀。炙甘草湯常用於功能性心律不齊、期外收縮,對於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等而有心悸、氣短、脈結代,屬陰血不足、陽氣虛弱者,均可加減應用,並可用於氣陰兩傷之虛勞乾咳等。


此外,炙甘草湯還被用於治療多種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病毒性心肌炎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等。



在臨床應用方面,炙甘草湯不僅用於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還被用於其他多種病症。例如,研究顯示炙甘草湯對白細胞減少症、小兒遷延性腹瀉和老年性慢性便秘等病症也有較好的療效。此外,炙甘草湯還被用於改善慢性胃炎、腎上腺功能不全、低血壓和疲勞等症狀。


現代藥理研究進一步揭示了炙甘草湯的多種活性成分,如甘草酸、甘草次酸等,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鎮痛和免疫調節等多種生物活性。這些研究成果不僅證實了炙甘草湯的傳統療效,還為其在現代醫學中的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注意事項


虛勞肺痿屬氣陰兩傷者,使用本方時,應注意方中薑、桂、酒的用量,因為溫藥有耗傷陰液之弊,故應慎重使用。


結語


炙甘草湯作為一種傳統的中醫方劑,具有顯著的益氣滋陰、通陽復脈的功效。它在現代醫學中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心血管疾病,如功能性心律不齊、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等。然而,使用時需注意其溫熱性質,對於陰虛內熱者應慎用。通過對炙甘草湯的深入了解,我們可以更好地將傳統中醫智慧與現代醫學結合,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中醫知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