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清肺飲詳解:清肺瀉熱,潤燥化痰之良方
- Hongji Medical

- 5月2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枇杷清肺飲出自清代醫家王維德所著的《外科大成》。《外科大成》是清代重要的外科著作,詳細記載了各種外科疾病的辨證論治方法,其中收錄了許多臨床常用的有效方劑。枇杷清肺飲作為治療肺熱咳嗽的代表方劑,至今仍被廣泛應用。
枇杷清肺飲以其清肺瀉熱、潤燥化痰的功效而聞名,主要由枇杷葉、桑白皮、黃連、黃柏、人參、甘草等藥組成。全方配伍精當,既能清肺熱、潤肺燥,又能化痰止咳,是治療肺熱咳嗽的常用方劑。

枇杷清肺飲方劑介紹
枇杷清肺飲的組成為:
君藥: 枇杷葉
枇杷葉味苦,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肺止咳、降逆和胃的功效。是方中的主藥,能清肺熱、降肺氣,止咳平喘。
臣藥: 桑白皮、黃連、黃柏
桑白皮味甘,性寒,歸肺經,具有清瀉肺熱、利水消腫的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胱、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三藥合用,清瀉肺熱、燥濕解毒,消除肺熱的病因。
佐藥: 人參
人參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扶助正氣,增強機體抗邪能力。
使藥: 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調和藥性的功效。調和諸藥,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
枇杷清肺飲方劑病機
枇杷清肺飲主要針對的是肺熱鬱阻,肺失清肅所導致的咳嗽。其病機分析如下:
肺熱鬱阻: 多因外感風熱之邪,或素體肺陰不足,虛火上炎,導致肺熱鬱阻。
肺失清肅: 肺熱壅盛,影響肺的正常功能,導致肺氣上逆,出現咳嗽、氣喘等症狀。
燥熱傷津: 熱邪易耗傷津液,導致肺燥,加重咳嗽。
痰熱壅肺: 肺熱灼津為痰,痰熱壅肺,阻礙氣機,加重咳嗽。
整體表現: 患者常表現為咳嗽、咯痰、痰黃黏稠、咽喉腫痛、口乾鼻燥、發熱等症狀。
枇杷清肺飲的功效和適用症
功效: 清肺瀉熱,潤燥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肺熱咳嗽。
适用症:
咳嗽,咯痰,痰黃黏稠。
咽喉腫痛。
口乾鼻燥。
發熱。
舌紅苔黃。
脉滑數。
適用於: 肺風粉刺 (痤瘡),以及其他因肺熱鬱結引起的皮膚問題。
方劑比較
枇杷清肺飲與其他治療咳嗽的方劑相比,具有其獨特的優勢。
清燥救肺湯: 適用於燥熱傷肺,氣陰兩虛之證,症見乾咳無痰、咽乾鼻燥、身熱心煩等。與枇杷清肺飲相比,清燥救肺湯更偏重於滋陰潤燥。
桑菊飲: 適用於風溫初起,咳嗽、發熱、口渴等症。與枇杷清肺飲相比,桑菊飲主要針對的是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
麻杏石甘湯: 適用於肺熱壅盛,喘咳氣急,高熱煩渴等症。與枇杷清肺飲相比,麻杏石甘湯主要針對的是肺熱壅盛引起的喘咳。
枇杷清肺飲的特點在於其清肺瀉熱,潤燥化痰,適用於肺熱咳嗽,以痰黃黏稠為主要表現的病證。
現代應用與研究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枇杷清肺飲具有以下作用:
鎮咳作用: 枇杷葉、桑白皮等成分具有鎮咳作用,能有效緩解咳嗽症狀。
祛痰作用: 枇杷葉、桑白皮等成分具有祛痰作用,能促進痰液排出。
抗炎作用: 黃連、黃柏等成分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呼吸道炎症反應。
抗菌作用: 黃連、黃柏等成分對多種細菌具有抑制作用。
臨床應用: 枇杷清肺飲廣泛應用於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咽炎等呼吸道疾病。
注意事項
辨證用藥: 枇杷清肺飲適用於肺熱咳嗽。對於風寒咳嗽、陰虛咳嗽者,不宜使用。
若有不適,立即停藥: 服藥期間若出現任何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枇杷清肺饮是治疗肺热咳嗽的常用方剂,具有清肺泻热,润燥化痰的功效。但在使用时,应注意辨证用药,并注意相关的饮食宜忌和注意事项。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中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