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甘石湯:清熱宣肺、止咳平喘的傳統良方解析
- Hongji Medical

- 1月15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5月13日
麻杏甘石湯,又名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是一種源自《傷寒論》的中藥方劑,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應用。本文將詳細介紹麻杏甘石湯的組成、功效、適用症、現代應用以及注意事項,旨在為讀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麻杏甘石湯方劑組成與用法
麻杏甘石湯由以下四味藥材組成:
麻黃:四兩(9克)
杏仁:五十個(9克)
炙甘草:二兩(6克)
石膏:半斤(18克)

配伍分析
麻黃:辛溫,開宜肺氣以平喘,開腠解表以散邪。
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熱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邪。二藥一辛溫,一辛寒;一以宣肺為主,一以清肺為主。
杏仁:味苦,降利肺氣而平喘咳,與麻黃相配則宣降相因,與石膏相伍則清肅協同。
炙甘草:既能益氣和中,又與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調和於寒溫宣降。
作用機制
四藥合用,解表與清肺並用,以清為主,宣肺與降氣結合,以宣為主。共成辛涼疏表,清肺平喘之功。

麻杏甘石湯功效與主治
功效
麻杏甘石湯的主要功效是幫助身體散熱和清肺,從而達到平喘的效果。
簡單來說,這個方劑就像是一把「散熱器」,它能通過發汗和散熱來解除體表的風邪,同時還能清理肺部的熱邪,讓肺部恢復正常的呼吸功能。
這樣一來,不僅能讓身體不再那麼熱,還能讓呼吸更加順暢,減少咳嗽和氣喘的症狀。
主治
這個方劑主要用來治療外感風邪和邪熱壅肺的情況。外感風邪就是風邪侵襲身體表面,導致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狀。

邪熱壅肺則是風邪進入體內後變成了熱邪,這些熱邪會堵在肺部,影響肺的正常工作。典型的症狀包括:
持續發熱:身體一直感覺很熱,不容易退燒。
咳嗽和呼吸急促:咳嗽不停,呼吸變得急促。
鼻翼煽動:因為呼吸急促,鼻孔兩翼會不停地煽動。
口渴:感覺口乾舌燥,總是想喝水。
出汗情況不一:有的人會出很多汗,有的人則很少出汗。
舌苔變化:舌頭上的舌苔可能會變得薄白或黃。
脈搏浮動和頻率:脈搏可能會感覺到浮動,並且跳得比較快。

病機分析
麻杏甘石湯證的病機是表邪入裡化熱,壅遏於肺,導致肺失宣降。具體表現為:
風熱襲表,表邪不解而入裡,或風寒之邪鬱而化熱入裡,邪熱充斥內外,故身熱不解,汗出,口渴,苔黃,脈數。
熱壅於肺,肺失宣降,故咳逆氣急,甚則鼻煽。
無汗,苔薄白,脈浮是表邪未盡之征。

麻杏甘石湯證的病機可以理解為風邪進入體內後變成了熱邪,這些熱邪會堵在肺部,導致肺部無法正常工作。具體來說,風邪襲擊身體表面後,如果沒有及時解除,就會進入體內變成熱邪,這些熱邪會充斥在體內外,導致身體持續發熱、出汗、口渴、舌苔變黃、脈搏跳得快等症狀。
熱邪堵在肺部,會讓肺部無法正常宣發和下降氣機,從而引起咳嗽、呼吸急促、鼻翼煽動等症狀。如果表邪還沒有完全解除,可能還會出現不出汗、舌苔薄白、脈搏浮動等症狀。
這時候,治療的關鍵就是要用辛涼的藥物來透散邪氣,同時清肺平喘,讓肺部恢復正常功能。
現代應用
麻杏甘石湯在現代藥理研究中展現了多方面的作用。
麻黃通過發汗解熱,而石膏則抑制產熱中樞,共同幫助降低體溫。麻黃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杏仁抑制呼吸中樞興奮,甘草含有的甘草次酸則有袪痰鎮咳之效,三者協同作用,有效改善呼吸道症狀。
麻杏甘石湯還具有消炎作用,主要來自石膏。石膏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炎症反應和組織腫脹,從而在抗炎方面發揮作用。
麻杏甘石湯在現代醫學中被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主要包括:
呼吸系統疾病: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大葉性肺炎、支氣管哮喘、麻疹合併肺炎等。
皮膚科疾病:蕁麻疹、酒糟鼻等。
五官科疾病:鼻竇炎等。
泌尿科疾病:排尿障礙、尿路感染等。
注意事項與副作用
風寒咳喘:麻杏甘石湯不適合用於風寒咳喘。
痰熱壅盛:痰熱壅盛者亦不適合使用本方。
結論
麻杏甘石湯作為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辛涼疏表,清肺平喘的功效,廣泛應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
在現代醫學中,麻杏甘石湯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顯示出其在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皮膚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及泌尿科疾病等方面的潛力。然而,使用該方劑時需注意其適用症和禁忌症,以確保療效和安全性。通過結合食療和適量運動,患者可以更好地恢復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