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香順氣散詳解:行氣化濕,健脾和胃之劑
- Hongji Medical

- 5月27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木香順氣散出自明代醫家張介賓 (景岳) 所著的《景岳全書》,後世又收錄於《回春》等醫學著作中。本方以理氣化濕、健脾和胃為主要功效,廣泛應用於治療氣滯濕阻引起的脘腹脹痛、胸悶噯氣等症。
木香順氣散以「木香」為名,突顯了木香在本方中的重要地位。全方配伍精當,既能行氣止痛,又能化濕健脾,是治療脾胃氣滯濕阻的常用方劑。

木香順氣散方劑介紹
木香順氣散的組成為:
行氣止痛之君藥: 木香、香附
木香味辛、苦,性溫,歸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溫中止瀉的功效。善於疏肝理氣,解鬱消食,針對脾胃氣滯,脘腹脹滿等症。
香附味辛、微苦、微甘,性平,歸肝、三焦經,具有疏肝理氣、解鬱止痛、調經的功效。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兩藥合用,氣味芳香而辛散溫通,擅長調中宣滯、行氣止痛,是治療氣滯腹痛的主藥。
理氣化濕之臣藥: 青皮、陳皮、厚朴、砂仁
青皮味苦、辛,性溫,歸肝、膽、胃經,具有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的功效。
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厚朴味苦、辛,性溫,歸脾、胃、肺、大腸經,具有行氣燥濕、下氣寬中的功效。
砂仁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的功效。
四藥合用,辛甘溫,理氣疏肝、散結破積,能夠有效地理氣化濕,消除中焦的濕濁。
行氣消滯之佐藥: 枳殼
枳殼味苦、辛、酸,性微寒,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的功效。
溫中散寒之佐藥: 乾薑、肉桂
乾薑味辛,性熱,歸脾、胃、腎、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
肉桂味辛、甘,性大熱,歸腎、脾、心、肝經,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的功效。
兩藥合用,溫經散寒,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可用于中焦虛寒,脘腹冷痛等症。
調和諸藥之使藥: 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調和藥性的功效。
調和諸藥,並能健脾益氣,扶助正氣。

木香順氣散方劑病機
木香順氣散主要針對的是脾胃氣滯,濕濁中阻所導致的脘腹脹痛等症。其病機分析如下:
脾胃虛弱: 脾胃運化功能減弱,導致水濕內停。
氣機阻滯: 情志不暢、飲食不節等因素,導致氣機阻滯,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
濕濁中阻: 脾胃氣滯,水濕內停,濕濁阻滯中焦,影響氣機升降。
整體表現: 患者常表現為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噯氣噁心、食少便溏等症狀。
木香順氣散功效和適用症
功效: 行氣化濕,健脾和胃。
主治: 脾胃氣滯,濕濁中阻證。
适用症:
胸膈痞悶。
脘腹脹痛。
噯氣噁心。
食少便溏。
舌苔白膩。
方劑比較
木香順氣散與其他治療氣滯的方劑相比,具有其獨特的優勢。
越鞠丸: 適用於氣、血、痰、火、濕、食等諸般鬱結,胸膈痞悶,脘腹脹痛等症。與木香順氣散相比,越鞠丸的治療範圍更廣,但理氣化濕之力稍遜。
枳實導滯丸: 適用於濕熱積滯,脘腹脹滿,大便秘結等症。與木香順氣散相比,枳實導滯丸更偏重於消積導滯。
木香順氣散的特點在於其行氣化濕,健脾和胃,適用於脾胃氣滯,濕濁中阻引起的脘腹脹痛。
木香順氣散現代應用與研究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木香順氣散具有以下作用:
調節胃腸功能: 木香順氣散能促進胃腸蠕動,改善消化功能,有助於緩解脘腹脹痛、噯氣等症狀。
抗炎鎮痛: 木香、陳皮等成分具有抗炎鎮痛的作用,有助於減輕胃腸道的炎症反應。
鎮靜安神: 木香順氣散中的某些成分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情緒,緩解壓力。
臨床應用: 木香順氣散廣泛應用於治療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腸易激綜合徵等疾病,凡辨證屬脾胃氣滯濕阻者皆可使用。

注意事項
辨證用藥: 木香順氣散適用於脾胃氣滯濕阻證。對於陰虛內熱者,不宜使用。
孕婦慎用: 孕婦應慎用木香順氣散,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阴虚,气血虚弱者慎用:本方组成多为辛温香燥之品,易耗气伤津,阴虚,气血虚弱者慎用.
木香順氣散是治療脾胃氣滯濕阻的常用方劑,具有行氣化濕,健脾和胃的功效。但在使用時,應注意辨證用藥,並注意相關的飲食宜忌和注意事項。如有疑問,應及時諮詢醫生或中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