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陳皮:理氣健脾,呵護你的腸胃動力
- Hongji Medical

- 6月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陳皮,又名橘皮、廣陳皮,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以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在中醫藥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早在《神農本草經》中,橘皮便有記載,列為上品,曰:“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穀”。
隨著歷代醫家的不斷探索和總結,人們對陳皮的藥用價值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詳細描述了陳皮的形態、產地、炮製方法,並指出其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解酒毒”的功效。
《本草備要》、《本草正義》等醫學著作也對陳皮的功效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使其在臨床應用上更加廣泛。值得一提的是,陳皮以“廣陳皮”為佳,意指產於廣東地區的陳皮,其品質更優,藥效更佳。

陳皮的藥性剖析
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其主要成分包括揮發油(檸檬烯、β-月桂烯等)、黃酮類化合物等,具有獨特的藥理活性。
性味歸經: 辛、苦,溫。歸脾、肺經。
功效: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藥理作用(簡述): 促進消化、祛痰鎮咳、抗炎、抗氧化等。
陳皮的臨床應用:病症與功效
陳皮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主要針對以下病症:
理氣健脾: 陳皮能行氣健脾,適用於脾胃氣滯引起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
燥濕化痰: 陳皮能燥濕化痰,適用於痰濕壅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
调理消化不良 陈皮有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經典方劑中的陳皮
陳皮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組成經典方劑,以增強療效。以下列舉幾個常見的方劑:
二陳湯: 由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組成,具有燥濕化痰、理氣和中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痰濕咳嗽、噁心嘔吐等症。
香砂六君子湯: 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木香、砂仁組成,具有益氣健脾、化痰行氣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滯痰阻引起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
保和丸: 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陳皮、連翹、萊菔子組成,具有消食導滯、和胃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飲食積滯引起的脘腹脹滿、噁心嘔吐、嗳腐吞酸等症。
陳皮與相似功效中藥的比較
與陳皮具有相似功效的中藥還有很多,例如:
枳實: 具有破氣消積、化痰除痞的功效,但其破氣之力較陳皮強,多用於治療積滯較重之症。
木香: 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但其行氣之力較陳皮弱,偏於止痛。
青皮: 具有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的功效,多用於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脅肋脹痛等症。
陳皮的現代應用與研究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陳皮及其提取物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包括:
促進消化作用: 陳皮中的揮發油能刺激胃腸道,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
祛痰鎮咳作用: 陳皮能稀釋痰液,促進痰液排出,具有祛痰鎮咳的功效。
抗炎作用: 陳皮中的黃酮類化合物能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減輕炎症反應。
抗氧化作用: 陳皮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效,有助於延緩衰老。
現代臨床上,陳皮不僅用於治療消化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還被應用於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疾病的治療中。例如,一些研究表明,陳皮對治療慢性胃炎、支氣管炎、高血壓、老年癡呆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陳皮的使用注意事項
用量: 一般用量為3-10克,具體用量應根據病情和醫師的指導而定。
禁忌症: 陰虛燥咳者慎用。
使用方法: 可煎湯內服,也可泡水飲用,還可入膳。
辨識: 陳皮以廣陳皮為佳,選購時應注意辨別產地和品質。

陳皮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等多種功效,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但使用陳皮時需注意其性味歸經、適應症、禁忌症以及用量,並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隨著現代醫學研究的深入,陳皮的應用前景將會更加廣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