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藥鉤藤:清熱平肝,息風止痙,定驚癇,除風熱

  • 作家相片: Hongji Medical
    Hongji Medical
  • 6月22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鉤藤,為茜草科植物鉤藤 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 Miq. ex Havil.、華鉤藤 Uncaria sinensis (Oliv.) Havil.、毛鉤藤 Uncaria hirsuta Havil. 或大葉鉤藤 Uncaria macrophylla Wall. 帶鉤莖枝。以其清熱平肝、息風止痙的樑棟之材,在中醫臨床上廣泛應用於治療肝陽上亢、熱盛動風等病症。


鉤藤作為一味常用的中藥,在古代醫學典籍中早有記載。《開寶本草》最早收載鉤藤,記載其「主小兒驚熱,瘈瘲」。《本草圖經》則進一步描述其「治大人風熱,頭旋目眩」。


歷代醫家對鉤藤的清熱平肝、息風止痙之功甚為推崇,認為其是治療肝陽上亢、熱盛動風等病症的常用藥。

  • 《本草綱目》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鉤藤的形態、產地、採收和功效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他指出,鉤藤「生南方山石間,蔓延大樹上。其枝有刺,相對而生,狀如釣鉤,故名」。並強調其「定驚癇,除風熱,治小兒驚啼,大人眩暈,頭痛眼赤」。

  • 《藥性賦》 中也有「鉤藤定驚鎮痙」的記載,簡明扼要地概括了其主要功效。


鉤藤
鉤藤

鉤藤的藥材特性:甘涼降泄,歸肝心包經


性味歸經: 鉤藤味甘,性涼。歸肝、心包經。

產地與採收: 主產於中國南方地區,如廣東、廣西、福建、雲南等地。春、秋二季採收,割取帶鉤的莖枝,曬乾或蒸後曬乾。

性狀鑒別: 鉤藤呈圓柱形或類圓柱形,長2~4cm,直徑0.5~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縱向皺紋及橫向皮孔。節上有對生彎鉤,鉤略呈圓錐形,鉤端尖,多折斷。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黃棕色。氣微,味淡。

炮製方法: 生用或略炒用。生用清熱平肝、息風止痙力強;略炒用可緩和藥性。


鉤藤
鉤藤

鉤藤的臨床應用:清熱平肝,適用多種肝風內動證


鉤藤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肝陽上亢: 症見頭痛眩暈,面紅目赤,煩躁易怒,失眠多夢,血壓升高,常伴有舌紅苔黃、脈弦等症狀。

  • 肝風內動: 症見肢體抽搐,手足震顫,角弓反張,甚則猝然昏倒、口噤抽搐,多由高熱、肝陽化風、陰虛風動等因素引起。

  • 小兒驚風: 症見高熱驚厥、抽搐昏迷,多由外感時疫、內蘊痰熱、引動肝風所致。

  • 妊娠子癇: 妊娠後期,出現頭痛、眩暈、視物模糊、肢體抽搐,甚則昏迷,多由肝陽上亢、風陽內動所致。

  • 高血壓: 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適用於肝陽上亢型高血壓。

  • 癲癇: 一定程度上控制癫痫发作。


鉤藤
鉤藤

鉤藤的功效:清熱平肝,息風止痙


鉤藤的主要功效為:

  • 清熱平肝: 其所含的鉤藤鹼等成分,具有降低血壓、鎮靜安神的作用,能有效緩解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煩躁易怒等症狀。

  • 息風止痙: 能平息肝風,止痙定搐,緩解肢體抽搐、手足震顫等症狀。

  • 降血压: 可以輔助降低血壓,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

  • 清热解毒: 一定程度上缓解热毒。


鉤藤
鉤藤

鉤藤的搭配方劑: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在臨床應用中,鉤藤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搭配方劑:

  • 羚角鉤藤湯: 由羚羊角、鉤藤、桑葉、菊花、生地黃、白芍藥、川貝母、茯神、竹茹、甘草組成,具有清熱平肝、息風止痙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肝經熱盛、肝風內動引起的高熱驚厥、抽搐昏迷等病症。方中鉤藤與羚羊角同用,能增強清熱息風的作用。

  • 天麻鉤藤飲: 由天麻、鉤藤、石決明、山栀、黃芩、杜仲、牛膝、益母草、夜交藤、茯神組成,具有平肝熄風、清熱安神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失眠多夢等病症。

  • 镇肝熄风汤: 滋水涵木,潜阳熄风。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耳鸣,失眠,震颤等。


農本方 - 天麻鉤藤飲
立即購買

類似功效中藥的比較:天麻、石決明、羚羊角


與鉤藤具有類似清熱平肝、息風止痙功效的中藥還有天麻、石決明、羚羊角等。它們之間既有相似之處,又各有特點。


  • 天麻: 具有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祛風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肝風內動引起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抽搐等病症。其息風止痙的作用較鉤藤更強,且兼能祛風止痛。

  • 石決明: 具有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的功效,適用於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病症。其平肝潛陽的作用較鉤藤更強,且兼能清肝明目。

  • 羚羊角: 具有平肝熄風、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功效,適用於高熱驚厥、抽搐昏迷等病症。其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作用較鉤藤更強,且藥力峻猛。


鉤藤偏於清熱平肝、息風止痙,適用於肝陽上亢、熱盛動風引起的病症;天麻息風止痙作用更強,兼能祛風止痛;石決明平肝潛陽作用更強,兼能清肝明目;羚羊角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作用更強,藥力峻猛,多用於急重病症。


農本方-天麻(1051)
立即購買

現代應用與研究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鉤藤含有鉤藤鹼、異鉤藤鹼等多種成分,具有以下藥理作用:

  • 降血壓作用: 鉤藤鹼等成分能降低血壓,對高血壓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 鎮靜作用: 能鎮靜安神,改善睡眠。

  • 抗驚厥作用: 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興奮,緩解抽搐。

  • 抗炎作用: 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保護心肌作用: 可以改善心肌功能。


現代應用:

  • 心腦血管疾病: 鉤藤在治療高血壓、腦梗塞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應用。

  • 神經系統疾病: 用于辅助治疗癫痫等疾病。

  • 精神疾病: 用于改善焦虑、失眠等症状。


農本方-鉤藤(1023)
立即購買

注意事項

  • 虛寒證者慎用: 因其性寒,易傷陽氣,故脾胃虛寒、血虛者不宜使用。

  • 無風熱者慎用: 鉤藤主要用於治療風熱證,無風熱者不宜使用。

  • 不宜久煎: 鉤藤中的有效成分易揮發,不宜久煎,一般在湯劑將成時放入,煎煮5~10分鐘即可。

  • 出血倾向者慎用: 因為可能影响凝血功能。


總結


鉤藤作為一味傳統中藥,以其清熱平肝、息風止痙的功效,在治療多種肝陽上亢、熱盛動風等病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自古以來,它就被醫家視為平肝熄風、定驚鎮痙的良藥。隨著現代醫學研究的深入,我們對鉤藤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而,使用鉤藤時也需注意其藥性偏涼,不宜長期過量服用,虛寒證者慎用。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中醫知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