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藥牛蒡子:疏散風熱,咽喉與肌膚的清道夫

  • 作家相片: Hongji Medical
    Hongji Medical
  • 6月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牛蒡子,又名大力子、惡實,為菊科植物牛蒡的乾燥成熟果實。以其疏散風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效,在中醫藥學中佔據一席之地。牛蒡子的應用歷史悠久,最早見於《名醫別錄》,列為下品,曰:“主明目,補中,除風傷”。


隨著歷代醫家的不斷探索和總結,人們對牛蒡子的藥用價值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詳細描述了牛蒡子的形態、產地、採收時間,並指出其具有“散風熱,利咽喉,解諸毒”的功效。《本草備要》、《本草正義》等醫學著作也對牛蒡子的功效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使其在臨床應用上更加廣泛。


牛蒡子
牛蒡子

牛蒡子的藥性剖析


牛蒡子,味辛、苦,性寒,歸肺、胃經。其主要成分包括牛蒡苷、脂肪油、多種維生素等,具有獨特的藥理活性。

  • 性味歸經: 辛、苦,寒。歸肺、胃經。

  • 功效: 疏散風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 藥理作用(簡述): 抗菌、抗炎、抗病毒、解熱、免疫調節等。


牛蒡子的臨床應用:病症與功效


牛蒡子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主要針對以下病症:

  1. 疏散風熱: 牛蒡子能疏散風熱,適用於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2. 宣肺透疹: 牛蒡子能宣肺透疹,適用於麻疹初期,疹出不暢等症狀。

  3. 解毒利咽: 牛蒡子能解毒利咽,適用於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

  4. 改善便秘 牛蒡子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缓解便秘。


牛蒡子
牛蒡子

經典方劑中的牛蒡子


牛蒡子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組成經典方劑,以增強療效。以下列舉幾個常見的方劑:

  • 銀翹散: 由金銀花、連翹、苦桔梗、薄荷、竹葉、甘草、豆豉、牛蒡子、荊芥穗、淡豆豉組成,具有辛涼透表、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症見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

  • 普濟消毒飲: 由黃芩、黃連、陳皮、甘草、玄參、升麻、柴胡、板藍根、馬勃、牛蒡子、薄荷、僵蠶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邪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大頭瘟,症見頭面紅腫焮痛、咽喉腫痛等。

  • 透疹湯: 由牛蒡子、升麻、葛根、蟬蛻、荊芥、防風、桔梗、甘草組成,具有透疹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麻疹初期,疹發不出或出而不透等症。


農本方 - 銀翹散
立即購買

牛蒡子與相似功效中藥的比較


與牛蒡子與牛蒡子具有相似功效的中藥還有很多,例如:

  • 薄荷: 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但其揮發性較強,多用於感冒初期。

  • 金銀花: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但其清熱解毒之力較牛蒡子強,多用於治療熱毒瘡瘍。

  • 連翹: 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與牛蒡子功效相似,但其藥性較為平和。



牛蒡子的現代應用與研究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牛蒡子及其提取物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包括:

  • 抗菌作用: 牛蒡子對多種細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 抗炎作用: 牛蒡子能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減輕炎症反應。

  • 抗病毒作用: 牛蒡子對某些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解熱作用: 牛蒡子能降低體溫,具有解熱的功效。

  • 免疫調節作用: 牛蒡子能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抵抗力。


現代臨床上,牛蒡子不僅用於治療呼吸系統疾病,還被應用於皮膚科、內分泌科等疾病的治療中。例如,一些研究表明,牛蒡子對治療痤瘡、濕疹、糖尿病等疾病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農本方 - 牛蒡子
立即購買

牛蒡子的使用注意事項

  1. 用量: 一般用量為6-12克,具體用量應根據病情和醫師的指導而定。

  2. 禁忌症: 脾虛便溏者慎用。

  3. 配伍禁忌: 尚無明確的配伍禁忌。

  4. 炒用: 牛蒡子常用炒用,能夠缓和药性


牛蒡子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具有疏散風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多種功效,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但使用牛蒡子時需注意其性味歸經、適應症、禁忌症以及配伍禁忌,並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隨著現代醫學研究的深入,牛蒡子的應用前景將會更加廣闊。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中醫知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