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藥天麻:息風止痙,平肝潛陽,主諸風濕痹、驚癇,鎮靜之效

  • 作家相片: Hongji Medical
    Hongji Medical
  • 6月23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天麻,別名赤箭、定風草,為蘭科植物天麻 Gastrodia elata Bl. 的乾燥塊莖。以其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的鎮靜之效,在中醫臨床上廣泛應用於治療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等病症。


天麻作為一味常用的中藥,在古代醫學典籍中早有記載。《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記載其「主殺鬼精物、蛊毒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名醫別錄》則進一步描述其「疗贼风,癫疾,语多精魅,蛊毒,蛊注,热气。小儿惊痫,痉强直」。


歷代醫家對天麻的息風止痙、平肝潛陽之功甚為推崇,認為其是治療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等病症的常用藥。

  • 《本草綱目》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對天麻的形態、產地、採收和功效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他指出,天麻「生於山中,似黃瓜而無枝葉,根如連珠,赤色,根上有赤箭,箭上有花,花上有子」。並強調其「治風眩、頭痛、語言不遂、手足不遂、筋脈拘攣、癱瘓痿痹,小兒驚風、癇疾」。

  • 《藥性賦》 中也有「天麻定風化痰,止頭旋」的記載,簡明扼要地概括了其主要功效。


天麻
天麻

天麻的藥材特性:甘平息風,歸肝經


性味歸經: 天麻味甘,性平。歸肝經。

產地與採收: 主產於中國西南、西北及華中地區,如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等地。冬、春二季採挖,除去地上莖及鬚根,洗淨,蒸透後,乾燥。

性狀鑒別: 天麻呈橢圓形或長條形扁縮狀,長3~15cm,寬1.5~6cm,厚0.5~2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有縱皺紋及少數橫向環紋,一端有紅棕色芽苞殘基(習稱「鸚哥嘴」),另一端有圓形臍狀痕跡(習稱「肚臍眼」)。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角質樣,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氣微,味甘。

炮製方法: 生用或蒸熟用。蒸熟用可緩和藥性,並能增強滋養作用。


天麻
天麻

天麻的臨床應用:息風止痙,適用多種肝風內動證


天麻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頭痛眩暈: 症見頭痛劇烈,或時作時止,頭暈目眩,視物模糊,常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多由肝陽上亢、風痰上擾所致。

  • 肢體麻木: 症見肢體感覺減退或消失,活動不靈,常因氣血不足、經絡阻滯、風痰阻絡所致。

  • 小兒驚風: 症見高熱驚厥、抽搐昏迷,多由外感時疫、內蘊痰熱、引動肝風所致。

  • 癲癇: 症見突然昏倒、口噤抽搐、四肢強直,發作短暫而頻繁,多由痰火內蘊、肝風內動所致。

  • 面神经抽搐: 痉挛面部肌肉。

  • 美尼爾氏綜合症: 眩晕、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狀。


天麻
天麻

天麻的功效:息風止痙,平肝潛陽


天麻的主要功效為:

  • 息風止痙: 其所含的天麻素等成分,具有鎮靜、抗驚厥的作用,能有效緩解頭痛眩暈、肢體麻木、抽搐等症狀。

  • 平肝潛陽: 能平息肝陽,緩解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煩躁易怒等症狀。

  • 祛风通络: 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肢体麻木。

  • 镇静安神: 可改善失眠,焦虑。


天麻的搭配方劑: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在臨床應用中,天麻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搭配方劑:

  • 天麻鉤藤飲: 由天麻、鉤藤、石決明、山栀、黃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夜交藤、茯神組成,具有平肝熄風、清熱安神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失眠多夢等病症。

  • 半夏白朮天麻湯: 由半夏、白朮、天麻、茯苓、橘紅、甘草、生薑、大棗組成,具有燥濕化痰、健脾祛風的功效,適用於治療痰濕中阻、風痰上擾引起的頭暈目眩、噁心嘔吐等病症。

  • 羚角鉤藤湯: 由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生地、白芍、川贝母、茯神、竹茹、甘草组成,具有清熱平肝、息風止痙的功效。天麻常在临床中代替羚羊角使用,以减轻成本和保护野生动物。


農本方 - 天麻鉤藤飲
立即購買

類似功效中藥的比較:鉤藤、石決明、羚羊角


與天麻具有類似息風止痙、平肝潛陽功效的中藥還有鉤藤、石決明、羚羊角等。它們之間既有相似之處,又各有特點。

  • 鉤藤: 具有清熱平肝、息風止痙的功效,適用於肝陽上亢、熱盛動風引起的驚癇抽搐、頭痛眩暈等病症。其清熱作用較天麻強,但祛風通絡之功較弱。

  • 石決明: 具有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的功效,適用於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眩暈、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病症。其平肝潛陽的作用較天麻更強,且兼有清肝明目之功,但息風止痙之效較弱。

  • 羚羊角: 具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鎮驚安神的功效,適用於高熱驚厥、抽搐昏迷等急重病症。其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作用較天麻更強,且藥力峻猛,多用於急救。


天麻偏於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祛風通絡,適用於肝風內動引起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病症;鉤藤清熱作用更強,適用於熱盛動風之證;石決明平肝潛陽作用更強,兼能清肝明目;羚羊角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作用更強,藥力峻猛,多用於急救。


農本方 - 鉤藤
立即購買

現代應用與研究:藥理作用,拓展應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天麻含有天麻素、香莢蘭醛、香莢蘭醇等多種成分,具有以下藥理作用:

  • 鎮靜催眠作用: 天麻素等成分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具有鎮靜催眠的作用,可改善睡眠。

  • 抗驚厥作用: 能降低腦組織興奮性,緩解抽搐。

  • 鎮痛作用: 可以缓解多种疼痛,如头痛,神经痛等。

  • 改善腦循環作用: 能擴張腦血管,改善腦部供血,對改善頭暈、頭痛等症狀有益。

  • 抗氧化作用: 延緩衰老,保護神經。


現代應用:

  • 神經系統疾病: 天麻在治療血管性頭痛、神經性頭痛、腦供血不足、癲癇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應用。

  • 心血管系統疾病: 用于改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 老年性癡呆症: 有研究显示有一定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

  • 骨關節疾病: 缓解颈椎病,腰椎病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天麻
天麻

注意事項

  • 陰虛血虛者慎用: 因其性燥,易耗傷陰血,故陰虛血虛者不宜使用。

  • 熱證者慎用: 因其性溫,易助熱,故熱證者不宜使用。

  • 孕婦慎用: 具有一定活血作用,孕婦慎用,尤其是有流產史者。

  • 不宜與某些藥物同用: 如藜蘆,中藥配伍禁忌中有“諸參辛芍叛藜蘆”的說法,因此天麻不宜與藜蘆同用。

  • 肝肾阴虚,气血不足者慎用。


農本方-天麻(1051)
立即購買

總結


天麻作為一味傳統中藥,以其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的鎮靜之效,在治療多種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等病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自古以來,它就被醫家視為息內風、定風眩、解諸風的良藥。陰虛血虛者、熱證者、孕婦應慎用。此外,要關注天麻的產地和質量,以確保療效。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中醫知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