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古老中藥的現代奇效——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抗腫瘤
- Hongji Medical
- 2月17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無論在醫師處方抑或民間食療,杜仲都是十分常用的中藥材。其藥用歷史悠久,是名貴滋補的藥材。杜仲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藥,經中被描述為「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餘瀝。久服身耐老。」這表明杜仲在古代已被廣泛應用,並被認為具有多種滋補和治療功效。本文將介紹杜仲的出處與古醫書評價、植物特性、不同品種的區別、適用症、功效、現代應用及注意事項。

杜仲的植物特性
杜仲主要分為樹皮和樹葉兩種藥用部分。樹皮是傳統的中藥材,而樹葉則常用於製作杜仲茶。杜仲入藥部分乾燥樹皮,皮厚度約3至7毫米,外表呈淡棕色或灰褐色,斷面有細密、銀白色且富有彈性的橡膠絲相連,這一特徵尤令人易認。其性味甘、溫、無毒,歸肝、腎經,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之效。

雖然杜仲樹皮和葉在功效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由於成分含量的不同,它們在具體應用上也有所區別。杜仲樹皮更適合用於傳統的中藥方劑中,而杜仲葉則更常用於日常保健和食療,如製作杜仲茶。無論是樹皮還是葉子,使用時都需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具體病情進行選擇,並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效果。

杜仲的適用症與功效
杜仲在傳統藥方中用於治療因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痠軟或疼痛、筋骨無力、陽痿、遺精、早洩、健忘、頭暈目眩、妊娠漏血、胎動不安等疾病。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杜仲具有降血壓、降脂降糖、抗腫瘤、抗菌、鎮定安神和抗氧化等多種功效。
杜仲樹皮是傳統的中藥材,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在《神農本草經》中,杜仲被列為上品藥,描述其能「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餘瀝。久服身耐老。」

杜仲葉則常用於製作杜仲茶,其功效與樹皮相似,但在某些活性成分上含量更高。研究顯示,杜仲葉的綠原酸含量是杜仲皮的18.75倍,桃葉珊瑚苷含量也是杜仲皮的6.4倍。
杜仲葉具有降血壓、降脂降糖、抗腫瘤、抗菌、鎮定安神和抗氧化等多種功效。此外,杜仲葉還能改善腰痠背痛、下肢無力、補腎安胎、預防流產或早產、產後坐月子、幫助子宮恢復、改善膀胱無力、改善頻尿或漏尿、提升免疫力等。

杜仲的現代應用
現代研究發現,杜仲樹皮含有豐富的木脂素類、環烯醚萜類、苯丙素類、黃酮類、多糖類及杜仲抗真菌蛋白,還富含多種脂肪酸、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這些成分使其在治療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痠軟、筋骨無力、陽痿、遺精、早洩、健忘、頭暈目眩、妊娠漏血、胎動不安等疾病方面具有顯著效果。
杜仲含有多種降壓成分,如松脂醇二葡萄糖苷、丁香脂素二葡萄糖苷、京尼平苷酸、紫丁香苷、槲皮素等,這些成分能夠有效降低血壓,幫助維持心血管健康。
杜仲在降脂降糖方面也表現出色,能降低血漿甘油三酯、膽固醇、遊離脂肪酸和低密度脂蛋白。黃酮醇糖苷可抑制糖化作用,杜仲多糖能起降血糖作用,杜仲提取物還能顯著增加脂肪細胞的葡萄糖轉運和消耗,雙重調節人體骨代謝平衡及促進蛋白合成。
杜仲在抗腫瘤方面具有潛力,主要通過提高宿主免疫力、促使腫瘤細胞凋亡,並具有抑制非小細胞肺癌的潛能。杜仲總多糖具備很好的抗腫瘤活性及增強機體的免疫力,為癌症治療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杜仲還具有抗菌和抗氧化作用,所含的綠原酸能有效地抑制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杜仲水提物對食用油脂和肉類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可作為無毒副作用的食品添加劑,並有一定的食療保健功效。杜仲葉採用不同的炮製方式均有鎮靜作用,複方杜仲片更具有明顯的鎮靜催眠作用,有助於改善睡眠質量。
注意事項
杜仲屬於補陽的藥材,因此陰虛內熱體質、已出現熱性症狀的人不適合飲用杜仲茶。一般來說,使用杜仲或飲用杜仲茶調理體質,最好經過專業中醫師的評估再決定。
正在服用西藥治療的高血壓患者:杜仲有降血壓、幫助血脂代謝、抗發炎等許多好處,但如果民眾本身有高血壓,而且已經合併使用西藥在治療調理高血壓,又想要飲用杜仲茶加強保健,最好先跟主治醫師諮詢討論,看看劑量等方面是否有需要特別留意之處。
體質特別容易上火的人:杜仲藥性溫和,不像當歸、川芎容易上火,因此即使是陰虛內熱體質的人,也可以飲用小劑量的杜仲茶幫助保健。不過如果平常吃到一點不對的東西就會上火,或是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特別容易上火的體質,建議先跟醫生先討論看看。

此外,大量服用杜仲或飲用杜仲茶,可能會出現「補過頭」的上火症狀,例如嘴破、喉嚨痛、牙齦出血、便祕、心情煩躁、痔瘡出血、頭暈等副作用。
結語
杜仲作為一種古老的中藥材,其藥用歷史悠久,功效多樣。無論是傳統的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還是現代發現的降血壓、降脂降糖、抗腫瘤、抗菌、鎮定安神和抗氧化等功效,杜仲在中醫藥領域中都佔有重要地位。然而,使用杜仲或飲用杜仲茶時,需注意個人體質和用量,最好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