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味地黃丸詳解:滋腎養肺,金水相生之良方
- Hongji Medical

- 5月26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麥味地黃丸在不同文獻中有不同的記載。
《醫級》: 提到《醫級》卷五中收錄此方,並指出是董西園所創。
《瘍科心得集》: 也有說法認為是《瘍科心得集·方匯》補遺中記載了麥味地黃丸,並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進行了加減。
無論出自何處,麥味地黃丸都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針對肺腎陰虛證的常用方劑。
麥味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用麥門冬和五味子兩味藥組成。因此,麥味地黃丸又名八仙長壽丸。本方既能滋補腎陰,又能養肺生津,兼能斂肺納腎,對於肺腎陰虛證療效顯著。
麥味地黃丸方劑介紹
麥味地黃丸的組成為:
滋補腎陰之君藥: 懷生地黃
懷生地黃味甘,性微溫,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益精填髓的功效。能滋養腎陰,填補精髓,為治療腎陰虛之要藥。
滋補肝腎之臣藥: 山茱萸、懷山藥
山茱萸味酸、澀,性微溫,歸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收斂固澀的功效。
懷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具有健脾益氣、補腎固精的功效。
兩藥合用,滋補肝腎,固澀精氣,加強熟地黃的滋補作用。
清洩相火之佐藥: 白茯苓、牡丹皮、澤瀉
白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澤瀉味甘、淡,性寒,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泄熱的功效。
三藥合用,能清洩相火,制約溫補藥物的滋膩之性,防止滋補過度。
滋養肺陰、斂肺納腎之佐藥: 麥門冬、五味子
麥門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益胃生津的功效。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歸肺、心、腎經,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寧心安神的功效。
兩藥合用,能滋養肺陰,斂肺納腎,針對肺腎陰虛的病機。
益智仁: (某些版本)
溫脾暖腎,固精縮尿. 用於腎虛藏精失職引起的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小便不禁,脾虛不運,久瀉不止, 攝涎流涎。

麥味地黃丸方劑病機
麥味地黃丸主要針對的是肺腎陰虛證。其病機分析如下:
腎陰虧虛: 多因久病傷腎、房勞過度、先天不足等因素,導致腎陰虧虛。
肺陰不足: 腎陰虧虛,不能滋養肺陰,或久咳傷肺,導致肺陰不足。
虛火內生: 陰虛則陽亢,虛火內生,上擾清竅,下擾精室,導致口乾咽燥、潮熱盜汗、耳鳴遺精等症狀。
肺失肅降: 肺陰不足,虛火上炎,影響肺的肅降功能,導致咳嗽、氣喘等症狀。
整體表現: 患者常表現為潮熱盜汗、咽乾口燥、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症狀。
麥味地黃丸方劑功效和適用症
功效: 滋腎養肺。
主治: 肺腎陰虛證。
适用症:
潮熱盜汗。
咽乾口燥。
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
頭暈耳鳴。
腰膝酸軟。
舌紅少苔。
脉細數。
消渴(糖尿病) 屬於陰虛燥熱體質
方劑比較
麥味地黃丸與其他治療陰虛的方劑相比,具有其獨特的優勢。
六味地黃丸: 主要用於滋補腎陰,適用於腎陰虛之證。麥味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味而成,更偏重於滋養肺陰、斂肺納腎,適用於肺腎陰虛之證。
杞菊地黃丸: 適用於肝腎陰虛,目澀畏光,視物昏花等症。與麥味地黃丸相比,杞菊地黃丸更偏重於明目。
百合固金湯: 適用於肺腎陰虛,虛火上炎,咳嗽咯血等症。與麥味地黃丸相比,百合固金湯更偏重於止咳化痰。
麥味地黃丸的特點在於其滋腎養肺,針對肺腎陰虛,兼有咳嗽咳血的病證。
麥味地黃丸現代應用與研究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麥味地黃丸具有以下作用:
調節免疫功能: 麥味地黃丸能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抵抗力。
改善呼吸系統功能: 麥味地黃丸能改善呼吸系統的功能,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降血糖作用: 麥味地黃丸能調節血糖水平,對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益處。(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临床应用: 麥味地黃丸廣泛應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徵等疾病,凡辨證屬肺腎陰虛者皆可使用。
注意事項
辨證用藥: 麥味地黃丸適用於肺腎陰虛證。對於脾胃虛弱、痰濕內盛者,不宜使用。
若有不適,立即停藥: 服藥期間若出現任何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加入益智仁注意: 陰虛火旺體質,口乾舌燥,小便短赤慎用。
麥味地黃丸是治療肺腎陰虛證的常用方劑,具有滋腎養肺的功效。但在使用時,應注意辨證用藥,並注意相關的飲食宜忌和注意事項。如有疑問,應及時諮詢醫生或中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