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皮:解鬱安神,活血消腫
- Hongji Medical

- 6月8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合歡皮,又名夜合皮,是一味具有解鬱安神、活血消腫功效的中藥。其名稱寓意著合家歡樂,反映了其能舒緩情緒、改善睡眠的特性。
合歡皮,始載於《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歷代醫家對其功效多有論述:
《神農本草經》:「主安五臟,和心志,令人歡樂無憂。」
《名醫別錄》:「療心神不足,驚悸,堅肌膚,明目。」
《藥性論》:「能和六腑氣,令人百事喜樂。」
《本草綱目》:「合歡能理氣解鬱,活血消腫,安五臟,令人心悅。」
從古籍記載可以看出,合歡皮主要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憂鬱等症狀,具有解鬱安神、活血消腫的功效。歷代醫家也強調了合歡皮在改善情緒、促進睡眠方面的作用。

合歡皮的中藥特性
性味歸經: 合歡皮味甘,性平;歸心、肝、肺經。
功效: 解鬱安神,活血消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
產地: 主產於中國華東、華南、西南等地,如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性狀鑒別: 合歡皮呈卷筒狀或半卷筒狀,長約30-80cm,厚1-3mm。外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橫向環紋狀皮孔及縱皺紋。內表面淡黃棕色或黃褐色,較平滑,有細縱紋。質脆,易折斷,斷面呈纖維性。氣微香,味淡。

合歡皮的臨床應用
合歡皮在臨床上主要用於以下病症:
情志不舒,憂鬱失眠: 症見情緒低落、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等。
跌打損傷,瘀腫疼痛: 症見局部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
肺癰,瘡瘍腫痛: 症見咳嗽胸痛、咳吐膿血、局部紅腫熱痛等。
風濕痹痛: 症見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等。
合歡皮的功效
解鬱安神: 合歡皮能疏肝解鬱,寧心安神,可用於治療情志不舒、憂鬱失眠等症狀。
活血消腫: 合歡皮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等症狀。
舒筋活絡: 合歡皮能舒筋活絡,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
合歡皮的搭配方劑
甘麥大棗湯: 合歡皮常與甘草、小麥、大棗同用,以增強養心安神、解鬱緩急的功效,適用於婦女臟躁、情緒不穩、失眠多夢等症狀。
解鬱安神湯: 合歡皮可與柴胡、香附、鬱金、酸棗仁等同用,以增強疏肝解鬱、寧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情志不舒、憂鬱失眠等症狀。
活血止痛散: 合歡皮可與當歸、川芎、紅花、乳香等同用,以增強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等症狀。
合歡皮與類似功效中藥的比較
與合歡皮具有類似功效的中藥有:
酸棗仁: 具有養心安神、斂汗的功效,但其主要用於治療陰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解鬱作用較弱。
遠志: 具有安神益智、祛痰開竅的功效,但其安神作用偏於益智,解鬱作用較弱。
夜交藤: 具有養心安神、祛風通絡的功效,但其主要用於治療血虛失眠,活血消腫作用較弱。
相較而言,合歡皮的特點在於其解鬱安神、活血消腫兼具,適用於情志不舒、跌打損傷等多種情況。
合歡皮的現代應用與研究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合歡皮具有以下作用:
鎮靜催眠作用: 合歡皮提取物具有明顯的鎮靜催眠作用,可縮短睡眠潛伏期,延長睡眠時間。
抗抑鬱作用: 合歡皮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抑鬱作用,可改善抑鬱症狀。
抗氧化作用: 合歡皮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
抗炎鎮痛作用: 合歡皮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鎮痛作用,可緩解炎症引起的疼痛。
現代臨床研究表明,合歡皮可用於治療失眠、抑鬱症、神經衰弱等疾病,並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使用合歡皮的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 由於合歡皮具有活血作用,孕婦應慎用。
出血傾向者慎用: 合歡皮具有活血作用,出血傾向者應慎用。
合歡皮是一味常用的中藥,具有解鬱安神、活血消腫的功效。在臨床上,可用於治療情志不舒、憂鬱失眠、跌打損傷等多種疾病。現代藥理研究也證實了其鎮靜催眠、抗抑鬱等作用。然而,使用合歡皮也需注意其禁忌症和注意事項,應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理用藥,以確保安全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