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中藥材酸棗仁詳解:養心安神、益陰斂汗

  • 作家相片: Hongji Medical
    Hongji Medical
  • 5月27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酸棗仁,在中醫藥的寶庫中卻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性平、味甘,歸心、脾、肝、膽經,以其養心安神、益陰斂汗的功效,成為治療失眠、心悸等病症的常用藥材。本文將深入探討酸棗仁的古籍記載、藥材特性、適用病症、功效、搭配方劑、相似藥材比較、現代應用研究以及使用注意事項,以期全面了解這味中藥的奧妙。


酸棗仁的應用歷史悠久,早在古代醫書中就有記載。《神農本草經》將酸棗仁列為上品,指出其「主心腹寒氣,驚悸,安五臟,輕身,令人好睡」。


《本草綱目》記載:「酸棗仁,補膽氣,令人能眠,兼能斂汗。」這些古籍記載不僅肯定了酸棗仁的安神助眠功效,也提及了其潛在的益氣斂汗作用。


酸棗仁
酸棗仁

酸棗仁的藥材特性


酸棗仁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乾燥成熟種子。其外形呈扁圓形或橢圓形,長5~9mm,寬5~7mm,厚約3mm。表面呈紅棕色或紫棕色,平滑有光澤,有的具裂紋。種皮較硬,破開後可見淡黃色的子葉,富含油脂。


酸棗仁的藥性平和,味甘,歸心、脾、肝、膽經。其主要成分包括生物鹼、黃酮類、脂肪油等。這些成分共同作用,賦予了酸棗仁獨特的藥理活性。


酸棗仁
酸棗仁

酸棗仁的適用病症


酸棗仁在中醫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失眠、多夢、易驚醒: 這是酸棗仁最廣為人知的應用。其養心安神之功,可有效改善因心神不寧引起的睡眠障礙。

  • 心悸怔忡、健忘: 酸棗仁能補益心氣,穩定心神,緩解心悸、健忘等症狀。

  • 體虛多汗、盜汗: 酸棗仁具有斂汗作用,可用於治療體虛引起的自汗、盜汗。

  • 神經衰弱: 酸棗仁可調節神經功能,改善神經衰弱引起的頭暈、乏力、失眠等症狀。


酸棗仁的功效


酸棗仁的主要功效包括:

  • 養心安神: 這是酸棗仁最核心的功效,通過調節神經遞質、改善腦部供血等機制,達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 益陰斂汗: 酸棗仁能滋養陰液,固澀止汗,對於陰虛引起的自汗、盜汗有較好的療效。

  • 健脾益氣: 酸棗仁歸脾經,能健脾益氣,有助於改善脾虛引起的食慾不振、乏力等症狀。

酸棗仁
酸棗仁

酸棗仁的搭配方劑


在中醫臨床應用中,酸棗仁常與其他藥材配伍,以增強療效。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搭配方劑:

  • 酸棗仁湯: 這是治療虛勞虛煩不得眠的經典方劑,由酸棗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組成。方中酸棗仁為主藥,養血安神;知母清熱除煩;茯苓健脾寧心;川芎行氣活血;甘草調和諸藥。

  • 天王補心丹: 適用於心陰不足、心神失養引起的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狀。方中酸棗仁與人參、當歸、生地黃等藥材配伍,共奏滋陰養血、補心安神之功。

  • 歸脾湯: 適用於心脾兩虛引起的失眠、多夢、心悸、乏力等症狀。方中酸棗仁與黃耆、黨參、白朮等藥材配伍,共奏益氣健脾、養血安神之功。

  • 甘麥大棗湯: 適用於婦女臟躁症,症見精神恍惚、悲傷欲哭、睡眠不安等。方中酸棗仁與甘草、小麥、大棗配伍,有養心安神、和中緩急之效。


酸棗仁與類似功效中藥的比較


在中藥中,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藥材還有很多,如:

  • 柏子仁: 與酸棗仁相似,柏子仁也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但柏子仁性較潤,更適用於陰虛血少引起的失眠,且兼有潤腸通便之功。

  • 遠志: 遠志長於交通心腎,安神益智,適用於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健忘等症狀。

  • 合歡皮: 合歡皮具有解鬱安神的功效,適用於情志不暢引起的失眠、心煩等症狀。

在選擇使用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論治,選擇最適合的藥材。



酸棗仁現代應用與研究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酸棗仁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如:

  • 鎮靜催眠作用: 酸棗仁提取物能明顯縮短睡眠潛伏期,延長睡眠時間,提高睡眠質量。其機制可能與調節腦內GABA能神經系統、5-HT能神經系統等有關。

  • 抗焦慮作用: 酸棗仁提取物能緩解焦慮情緒,降低應激反應,改善焦慮相關行為。

  • 抗氧化作用: 酸棗仁含有多種抗氧化成分,能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

  • 神經保護作用: 酸棗仁提取物能保護神經細胞,減少神經細胞凋亡,改善認知功能。


基於這些研究,酸棗仁在現代醫學中也得到廣泛應用,如用於治療失眠症、焦慮症、抑鬱症、老年痴呆症等。



使用注意事項


在使用酸棗仁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辨證用藥: 酸棗仁適用於虛證、實證失眠者不宜使用。

  • 用量適宜: 酸棗仁的常用劑量為6~15克,不宜過量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 炒用: 酸棗仁生用具有一定的滑腸作用,炒用可減輕其滑腸之性,並增強安神效果。


酸棗仁作為一味傳統中藥,在治療失眠、心悸等病症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通過深入了解其古籍記載、藥材特性、適用病症、功效、搭配方劑、相似藥材比較、現代應用研究以及使用注意事項,我們可以更好地應用這味藥材,為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Robot
Robot

AI 中醫

​在線問答

中醫知識

bottom of page